读端丨从“浙”里好人看文明浙江 周国辉:汇聚民族复兴路上最磅礴的文明力量

潮新闻 编辑 董洁2025-07-01 09:37全网传播量14.6万
00:00
00:00
01近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152人(组)上榜,浙江8人入选,彰显文明浙江深厚底蕴与品牌效应,浙江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02浙江涌现众多好人,如李学生、吴菊萍、刘文忠等,他们以凡人之躯行非凡之举,铸就“浙”里温暖道德丰碑,是浙江文明沃土滋养的真善美之花。
03浙江文明建设有深厚文化基因沃土,永嘉学派务实理念融入血脉,使崇德向善之风代代相传,为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根基。
04浙江长期倡导、浇灌和培育文明,二十多年持续培育“最美现象”,如“礼让斑马线”,从杭州发轫成为全国文明标配,见证善行从个体自觉升华为社会风尚。
05“浙”里好人谱写新时代真善美交响,以无声大爱证明真善美内涵,平凡英雄擦亮“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金名片,为时代精神图谱增添温暖底色,汇聚成民族复兴磅礴文明力量。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

新闻有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思想有碰撞,弄潮观点把握时代脉搏。

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举办,152人(组)榜上有名,其中浙江8人入选。

文明浙江,源远流长,这背后逶迤着一条清晰的文化逻辑。同时,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如今,“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日见品牌效应,越加深入人心。

详情点击>>

评论员看浙江丨从“浙”里好人,看文明浙江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从“浙”里好人,看文明浙江》的评论很好。

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浙江大地,好人如星。从纵身火海的李学生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从“飞车侠”刘文忠到拾荒助学的王坤森,再到那些隐姓埋名的“金粟缘人”……其中有浙江原住民,也有不少是新浙江人。他们都以凡人之躯行非凡之举,用朴实行动铸就了“浙”里最温暖的道德丰碑。这不仅是个人品德的闪光,更是浙江文明沃土滋养出的真善美之花。

探寻其源,一是有深厚的文化基因沃土。永嘉学派“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的务实理念早已融入浙江血脉,使崇德向善之风代代相传。二是长期的倡导、浇灌和培育。其实社会上不乏善举,需要的是发现、鼓励、褒奖和弘扬。浙江这二十多年在文明建设上持续培育了一种现象,叫“最美现象”,最典型的是“礼让斑马线”,并总结拓展到各行各业由社会和媒体评选年度“最美人物”。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长期同频共振下,“礼让斑马线”从杭州发轫成为全国文明标配,当全省11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我们见证了善行如何从个体自觉升华为社会风尚。积厚成势、移风易俗,这是不是一种正向的“马太效应”?

在我看来,“浙”里好人谱写的,正是一曲新时代真善美的磅礴交响。他们以无声大爱证明:真,在于平凡坚守中的纯粹初心;善,在于危急关头的无畏抉择;美,在于润物无声的持久奉献。这些平凡英雄不仅擦亮了“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的金名片,更为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增添了最温暖的底色。让这样的真善美之光,从之江两岸出发,照亮更多心灵,汇聚成民族复兴路上最磅礴的文明力量——美在风景,更在心田,此乃浙江之幸,更是中国之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潮新闻《读端》栏目
相关新闻
新质学堂聚焦钙钛矿技术 周国辉:科研与科普应当紧密结合
“大V”汇集 E齐见证湖州新蝶变 周国辉:让“两山”转化密码传得更远、影响更深
第九届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周国辉:这是面向未来的“田野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