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烧饼闻名全国 烤制烧饼的炉芯有多讲究?

天目新闻 记者 于诗奇 季建荣2022-11-02 04:45

揉泥、塑坯、拍打、二次拍打、烧造——在浙江丽水缙云县吉安村东山自然村,烧饼桶炉芯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张重要名片,凭借悠久的制陶历史和对手工烧制的坚持,东山产出的烧饼桶炉芯一直备受烧饼从业者的青睐。

今年已经64岁的涂忠亮没有想到,东山的陶制品还能迎来“第二春”,甚至一度到了“有订单不敢接”的地步。

涂忠亮介绍,在塑料、金属等材质制品兴盛之前,陶器一直是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有着几百年烧制历史的东山陶器彼时也颇受欢迎,制陶也成为许多村民那时候的重要谋生手段,“后来塑料、金属这些材料做的东西多起来,陶器就慢慢被淘汰了,我们村的陶制品也越来越少了。”

涂忠亮表示,东山陶器的“第二春”得益于缙云烧饼的发展,“这些年缙云烧饼越做越好了嘛,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开了店,所以对烧饼桶炉芯的需求量也跟着越来越大。”

涂忠亮记得,2015年前后那段时间,前来订制炉芯的客商很多,但因为东山的陶制品都是手工烧制,产量局限性较大,因此那时,自己和村里其他几家工坊的负责人婉拒了很多订单。

“全靠双手一个一个做出来的,从揉泥、塑坯、打坯、二次打坯,最后在放到窑里烧,一个步骤都不能少,更不能马虎。”涂忠亮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很多人都是因为东山陶器慕名而来的,作为制陶手艺人就更应该坚守匠心和口碑。

吉安村党总支书记陈虎建也认为,之所以东山烧制的炉芯一直备受青睐,与当地优质的陶土资源以及细腻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我们这里烧制炉芯的泥土是从地里深挖数米取出的黄色黏土,也叫‘黄金泥’,它有韧性又耐火,自古以来就是东山特有的、生产陶器的上佳原料。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始终坚持手工烧制,从揉土到打坯,全部是由有着几十年制陶经验的师傅完成,最后送入窑里烧造。”陈虎建表示,经过这样一步步打造出来的炉芯,更经久耐用、传热更均匀,烤制出的烧饼也更香脆,“鼎盛时期,一年仅烧制炉芯的产值就达到近400万元,老一辈的制陶手艺人不仅实现了再就业,同时还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接下来,我们还是考虑结合我们悠久的制陶文化,发展第三产业,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把东山制陶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也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