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二十·勃发 总有一款奋斗适合我⑥# 西湖大学王怀民:让科研成果落地

    天目新闻 记者 曾杨希 卢一2022-10-18 23:02

    编者按: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10月16日,天目新闻推出特别策划《二十·勃发——总有一款奋斗适合我》,围绕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选取各行各业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不同群体的奋斗故事,展现各行各业的奋斗姿态。

    这两天,看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西湖大学理学院特聘研究员、功能分子材料实验室负责人、博导王怀民备受鼓舞。

    “尤其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科学家,应该借助这样的环境和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怀民说。

    2019年,王怀民正式加入西湖大学,聚焦生物分子功能材料,以“多肽”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物质是蛋白质在体内水解形成的一些“片段”,在人体内普遍存在,能控制DNA转录、调节细胞功能活动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肽”可以在人体内自主合成,也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人工合成。王怀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团队人工合成多肽分子,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重大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奋斗,是王怀民科研人生的最好注脚,藏在种种细节之中。他刚来时,实验室建设要从头开始,小到科研仪器采买,大到课题研究方向,所有事务都需要他操心。“不过,我们进展迅速,十分顺利。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对我们的支持都很大。”王怀民说。

    如今,王怀民带领的功能分子材料实验室有序运转,团队不断壮大,成果逐渐蔚然。

    2021年,王怀民率团队设计出一款多肽分子,可解决癌症化疗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王怀民对天目新闻记者解释,这款多肽分子在体内会被癌细胞摄取,并积聚在癌细胞的溶酶体(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中,可以像海绵一样将溶酶体撑大200多倍。

    “因为很多化疗药物会被‘封印’在癌细胞的溶酶体中,发挥不了作用,就产生了耐药问题。通过这款多肽分子,就可以改变癌细胞溶酶体的膜通透性,‘释放’出药物分子,让药物分子重新定向到‘靶点’,以发挥治疗作用。” 王怀民说。

    王怀民的心里一直有个信念,要做出有用的成果,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国家和社会。

    如今,正是因为国家对科研事业、科研人员的重视,让他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他透露,目前,团队有一项围绕“多肽”的耐药菌平台正在推进转化,“我们期望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落地,真正去解决病人的痛苦。”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