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寻迹“里斯本丸”|沉船遗址和小孩洞如今啥样?天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

    天目新闻 记者 汪驰超 俞倩玮2022-08-31 00:19

    1942年,198位渔民,46艘小船,把幸存的384名落水英国战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80年过去了,渔民英勇救人的故事仍在东极岛代代相传。8月30日中午,天目新闻记者从东极岛主岛庙子湖坐船15分钟抵达青浜岛——离“里斯本丸”沉船最近的岛屿,探寻这段历史印迹。

    记者跟随方丽君前往小孩洞。

    我们联系了一位当地人——方丽君,方阿姨今年55岁,在青浜岛上开了间民宿。她决定带着我们从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找寻“里斯本丸”沉船遗址,和当年渔民为躲避日军搜查而藏匿3名英国战俘的孩儿洞。

    天气炎热,30分钟左右的路程下来,记者的衣服基本已被汗水浸湿。沿着指示牌,我们找到了小孩洞。

    小孩洞附近岩石较多,空间狭小。

    小孩洞位于青浜岛的东北角,是当年渔民成功隐藏了3名英国战俘的地点,最后也是从这里将他们安全送离出岛。当地人从小在这里玩耍,对此十分熟悉。方阿姨向我们介绍孩儿洞的一些情况,她说,因过去曾发生地震,现在小孩洞目的洞口变得狭小了,已经无法进入。

    期间,我们还碰到了3位来自金华横店镇的游客。她们从领队处听到说了这段历史,专程前来赶来打卡。

    海浪拍打着礁石,远处传来轮船的汽笛声。方阿姨指着“里斯本丸”沉船的大致方位,告诉我们:英勇救人是先辈留存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被东极人遗忘,将会代代相传。

    相关链接:

    寻迹“里斯本丸”|记者对话当地研究者:不能遗忘勇敢善良的渔民精神

    寻迹“里斯本丸”|天目新闻对话救援者后人:救人是渔民的本能

    寻迹“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研究者胡牧:一段海洋佳话令中英友谊永不褪色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