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商洛,85后女孩杨鑫因免费为2000余名偏远乡村老人拍“遗照”感动全网,获得一致好评。4月15日,杨鑫也因此获得了5000元正能量奖金。
杨鑫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人们都希望能够留下最美的笑容,不光是说去世了后用,就是平时看着自己笑地这么好的照片,也感觉十分舒心。”
5年前,热爱公益的杨鑫注册成立了商洛市彩虹公益中心,机构规模并不大,核心志愿者共有18个人,主要是家庭主妇、工商业主、单位职工等。
作为小型公益机构,志愿者们主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服务,需求往往来自于日常观察,例如,发现乡村孩子们光着脚,他们就筹集袜子。而杨鑫为山区老人拍摄“遗照”的念头也是在一次山区走访时萌发的。
据杨鑫回忆,有一次,她用数码相机为一位老人拍了张照片,并洗出来送给老人,拿到照片时,老人提到自己可以离世后使用,给家里人留个念想。“我当时很惊讶,但老人语气非常平静,好像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更高兴于自己能有一张好看的照片。”
此后,杨鑫逐渐发现,村里的很多老人一生中几乎没有拍过照片。杨鑫说,“商洛山区村庄地处偏远,很少有摄影师上门拍照,另外,因为经济拮据,老人们都不舍得花钱去给自己拍照。”在一位独居老人家里,杨鑫看到老人去世老伴的牌位十分简易:一块竖长条瓦楞纸板,纸板上贴着白纸,纸上只是用毛笔写着名字。
于是,杨鑫斟酌了一段时间,便决定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组织志愿者们一同为老人们拍张像样的照片。拿到资助后,他们策划组织了“老有所忆”的拍摄。第一次集体拍照活动时,还有别的机构在做安全培训、表演,她就把背景布支在了舞台旁边,只不过她也十分担心由于是拍“遗照”的活动,不会有太多老人参与。
但结果出乎意料。杨鑫告诉记者,“有老人过来询问,听到我们可以为他们拍遗照,马上过来参与,还喊来其他人,有坐着摩托车、三轮车来的,甚至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人推着板车把他们带过来。”活动当天,现场排起了长队,本来是早上9点开始的活动,直到中午1点左右才结束。
看到山区有拍照需求的老人如此之多,这次活动后,杨鑫的志愿服务团队还去了附近村庄为老人们拍照。拍照前,志愿者们都会认真为老人整理衣服、梳理头发。“有的老人身上会有一股味道,但令我感动的是,志愿者们没有人露出嫌弃的表情,或要求戴手套,大家都是笑着耐心地去服务。”
照片洗出来后,杨鑫在当地办了一场影展。拿到了装裱精美的“遗照”,老人们没有露出悲戚的神情,反倒笑的像个孩子,互相比较起谁更好看。“他们会说,辛苦了这些娃,给我们照的这么好看。有一位老人还站在小广场的正中间,唱起了秦腔。”
提及为老人们拍照的最大感受,杨鑫感叹道,“人一提到死亡这个话题,都认为是很沉重的话题,但在给老人拍照的过程中,老人们的一些行动、感谢的言语,会让我们突然觉得,不管生活中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应该乐观地去面对。”
(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