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市民的维权,将加拿大鹅推至风口浪尖。12月2日下午,当事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维权,终于在门店完成了退货退款。
而加拿大鹅的消费维权事件,也引发了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
美东时间12月3日,加拿大鹅股价收跌7.26%。本周累计跌幅达20.37%,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市值蒸发超10亿美元。加拿大鹅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也从11月30日起持续下跌。当地时间12月3日收盘,股价跌7.108%,一周累计跌17.64%。
加拿大鹅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0.3%,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5%。其中,全球电子商务渠道销售同比增长33.8%,大中华地区直营销售额同比增长85.9%。
但在中国市场,加拿大鹅却因虚假宣传、天价商品不断登上热搜。
6月,加拿大鹅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45万元。处罚信息显示,在其旗舰店发售产品的宣传内容对所用羽绒混合材料存在以偏概全,与实际情况不符,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这份处罚决定书被网友戏称为“羽绒服购买指南”。
11月,加拿大鹅上架售价为600元-1000元不等的三款“天价口罩”。该口罩仅有防寒功能,不能起到防疫效果,被消费者质疑收割智商税,有网友调侃“可以呼吸到加拿大的空气吗”。
针对“加拿大鹅”的“霸王条款”,多家权威媒体发表评论。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于法不容,也必将透支自身的信誉和形象,最终只会是‘一地鹅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