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传世宋韵#凳子多,椅子少?《清明上河图》中坐具也有讲究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邱伊娜2021-11-29 23:25

    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北宋东京汴梁生活的长卷。画中街头巷尾 ,茶馆人家里的凳子椅子也有讲究。今天,天目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 作者杜恩龙。

    杜恩龙教授说:“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席地而坐,从东汉胡床传入后,有了垂足坐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完成时,就在宋代。”宋代以后,中原地区的人们不再去纠结是否席地而坐,普遍地接受了高坐具,《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的凳子就体现了这一点。

    不同于凳子的普遍,《清明上河图》中只有9把椅子。杜恩龙解释,中国古代的椅子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比如税务官坐着一把交椅,主管医药的赵太丞家也拥有一把圈椅,运河上的豪华客船中有把靠背椅……

    小小的坐具,是宋代起居制度、等级制度的注脚。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专题】HI!这里是浙江
    【专题】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