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灯火通明。
11月25日杭州通报新增的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中,一人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当晚,校区封闭,医务人员火速集结,晚上9时许,多批医疗队陆续到场,开始全员核酸采样。
接到通知时,杭师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郭亮医生已经下夜班回到家中,但他毫不迟疑地驱车一小时赶回医院,曾赴武汉参与抗疫的他还主动请缨担任大组长。门诊护士王美云刚刚结束在萧山机场的保障任务回到工作岗位,接到通知后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我有经验,我去!”
杭师大附属医院医护人员
杭州市中医院接到核酸采样集结令后,50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迅速集结成团,分别从家里和丁桥院区出发赶往医院武林院区集结。医院紧锣密鼓地为他们准备好防护服隔离衣、口罩、面屏、手套等物资,安排好车辆整装待发。
耳鼻喉科陈艳春主治医师从昨天8点开始,一直在留下参加儿童疫苗保障任务,接到通知后又自驾赶到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核酸采样任务,忙到凌晨3点,今天上午8点又继续门诊工作,可以说是连轴转。
核酸采样现场
她说,昨晚浙大人很多,但井然有序,“我们到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排好队了,他们不慌不乱,很多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在看书。”陈艳春告诉记者,尽管夜晚很冷,但听到一声声“谢谢医生,你们辛苦了”的话语时,她的心里暖洋洋的。
核酸采样现场
赵青青是杭州市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护士。去年2月份,新冠疫情肆虐时,她曾赴杭州市新冠肺炎诊治定点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支援,坚守在儿科隔离病区。
昨晚六点半左右,赵青青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收到工作群内支援浙大紫金港校区核酸检测工作的报名通知,她便立刻折返医院。“当时情况比较急,需要一小时内集合完毕,刚好我能赶到,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赵青青告诉记者。
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九点半左右,核酸检测正式开始。初冬的杭州,夜晚的操场上冷风阵阵,医护人员的面罩上不一会就结了一层水雾。一名同学拿了一大包暖宝宝送给赵青青。
“真的挺温暖的。” 赵青青说。
深夜寒冷,防护面罩都是水汽
浙大学生给医护人员送暖宝宝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