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张PASS卡背后 看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快与慢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何泠瑶 孟悦2019-10-11 07:24

    IMG_20191011_101930.jpg

    九月底,“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正式发布,主打“异地同享,一卡通玩”的新模式。一张卡涵盖了上海、杭州、南京的71处景点,总价值超2500元,发卡之初,就激发了不少游客的购买欲。

    黄金周过去,长三角PASS卡俘获了多少游客的芳心?记者初步了解到,十一期间,4款PASS卡的销量达数千张,销量最好的地区为上海,其次是杭州和南京。其中199元的“沪杭版”PASS卡,因其实惠、便捷的优点,单独销量就已破千。

    “首次尝试,成绩不错,用户满意度也较高,证明了长三角的旅游资源正在加速集聚、串联,”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铭泽说,“但不可否认,旅游行业发展之快,也让PASS卡面临一些挑战。”

    透过一张PASS卡,也能窥见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中的快与慢。

    mmexport1570335932367.jpg

    需求与供给的赛跑 孰快孰慢?

    十一长假前,杭州人陈先生计划去上海旅游,看到PASS卡的推广,他立刻在心里算了笔账。“一张沪杭版PASS卡199元,划算是划算,但这些景点里,我感兴趣的不多,就金茂大厦、上海科技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单买门票也差不多这个价,那我还买不买?”陈先生犯了难。

    陈先生的为难并非个例,面对口味“刁钻”的游客,一张PASS似乎有些难调众口。上线之初,不少人在网上议论,PASS卡涵盖的景点虽多,但“网红地”较少,也有人说博物馆、美术馆偏多,自然风光太少,还有人直言:“PASS卡难取悦所有人,热衷看展馆的人,更偏爱上海博物馆美术馆套票,爱逛杭州的湖光山色,只需要一张公园卡。”

    在过去,一张景点通票依靠低廉的价格,就能吸引大批游客,发行量动辄上万,而如今PASS卡几千张的销量,颇有些相形见绌。迈点网旅游产业研究员陆雨阳告诉记者,以往,价格是旅游通票的最大优势,但“经济实惠”对人们的吸引力,正在迅速缩小。

    价格吸引力渐弱的背面,是个性化需求的“异军突起”。随着长三角地区消费水平上升,游客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越发凸显。 “目前,上海市有1.3亿人次的异地自由行市场,自由行游客的比例已超85%,”陆雨阳说,“人们的旅行需求变化很快,旅游机构的反应往往会‘慢一拍’。”

    与市场赛跑,如何跟上节奏?PASS卡正朝两方面努力。唐铭泽说,今后PASS卡景点会一直保持微调,哪些景点市民的参观意愿强,我们就和当地文旅部门沟通,号召景点加入进来。另一方面,PASS卡将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更多的“搭配组合”。“比如对杭州市民来说,卡中的杭州景点比较多余,日后考虑推出一个沪宁版本,或许会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区域之间旅游发展 快慢不一

    “上海科技馆的票太火爆了,我提前好久都约不到!”冯女士买了PASS卡后,想带孩子去上海科技馆参观,却发现国庆期间的名额都约完了,只好选择了其他相对“冷门”的景点。

    记者在走访PASS景点时,也目睹了类似境况。“上海三大高楼”之一的金茂大厦,日均接待上万名游客,每天有约20个的PASS卡使用者。而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景点,如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和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不仅游客寥寥,PASS卡使用者更没多少人。

    为何有的景点一票难求,也有景点乏人问津?“主要原因是地域差异大,区域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比如交通设施的便捷程度、景点的实际效益不同,导致区域之间发展得有快有慢,步调不一。”陆雨阳说。

    放眼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正迈入“加速期”,但旅游发展不均衡也日渐浮出水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杭州共接待游客1895万人次,上海和南京分别为1037万和1094万人次,尤其在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南京夫子庙等景点,观景早已变成观人海。而在长三角相对“边缘”的城市,如温州(348万)、盐城(456万)、蚌埠(344.万)等地旅游人气就略显不足。

    快慢之间,如何平衡?唐铭泽表示,PASS卡将通过完善地域设置,在长三角地区间对游客做一些引流和疏导,预计到今年年底,“长三角PASS”将推出包括镇江、温州、丽水、黄山等地景点在内的新版本。“但最终,还是要依靠供给侧的完善,集政府和民间之力,开发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找到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均衡点’。”唐铭泽说。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