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田间地头、文化礼堂看一场戏曲表演,是很多村民的心头好。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登记在册的民营文艺院团有1500余家,这些院团长年坚持下乡表演,用传统文化丰富乡村生活,收获了很多戏迷。
对戏曲表演而言,盛夏也是“最难熬的演出季”,今年浙江入夏比往年提前了,气温不断创新高,潮新闻记者注意到,多个民营剧团的演员唱念做打一本戏下来,从汗衣湿到外衣:浙江中月婺剧团的演员汤盛存,在舞台上晕倒,醒来后依旧拿出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宁波弘艺越剧团团长刘巧娜在演出过程中热晕;椒江越艺越剧团演员洪董艳慧出现中暑症状后,仍坚持把戏唱完;中月联献婺剧团演员李梓萌身着穆桂英全套戏服上阵,一场《大破天门阵》唱完,瘫坐在后台;美丹婺剧团演员郑垚演出过程中,热到呕吐,背对观众调整后,坚持完成表演。
对演员而言,戏比天大,一开锣就不能停,这是热爱也是坚守;对观众来说,“戏好看,演员也真心不容易”,只能尽量提供比较好的演出环境。而这种双向奔赴,正是传统戏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