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这个周末,“苏超”继续爆火全网;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周末时光都会聚焦“苏超”。浙江为什么出不了“苏超”那样的爆火足球联赛?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地域文化不同、经济格局不同、运营思路不同。
江苏的“苏超”能火,核心是各地市之间“谁也不服谁”的地域较劲文化。比如南京和南通争“南哥”头衔,宿迁和徐州搞“楚汉争霸”,甚至官方和网友一起玩梗,把比赛变成城市荣誉战。这种“内斗式团结”让比赛自带话题和情绪价值。浙江人各自都在忙,足球更多是爱好或青训手段,缺乏江苏那种“为足球拼命”的激情。
经济格局上,江苏13个地级市全是全国GDP百强,相对均衡的梯度结构,这让各市球迷调侃时都底气十足, “输得起,因为谁都不弱”。而浙江,作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似乎缺少了一点江苏“十三太保”互相叫板的劲头。
运营思路上,浙江更爱埋头干,江苏热衷玩地域文化梗。浙江足球注重青训和职业化,浙超联赛从1991年就开始搞,培养了职业球员和亚运会人才,但比赛风格专业有余、娱乐不足。江苏“苏超”完全是另一种玩法,政府牵头搞“一城一队”,把足球和文旅捆绑,9.9元门票送萝卜干炒饭,输了球就免门票吸引游客。这种“足球+段子+旅游”的组合拳,让比赛变成全民狂欢节。江苏人自黑起来连自己都怕,“散装江苏”“叫南哥”“一分没得的州踢南京只要进一球全名就回来了”这些梗能火,是因为官方和民间一起下场玩。
没有谁更好,只是路不同。江苏出圈,浙江能否从中获得灵感?青训和职业化固然重要,跳出足球发展足球的思维也很重要,眼下,压力给到浙江体育和浙江文旅,期待有浙江爆款雄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