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余姚解锁杨梅采摘新姿势:从“摘完即走”到“山野慢游”

    潮新闻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蔡银欣 徐珊珊 高嘉鸣2025-06-12 02:34

    6月12日,在宁波余姚丈亭镇新开张的“小梅好拾光基地”里,上海游客李海海轻啜一口杨梅养乐多,望向窗外缀满红果的山坡:“以前摘完杨梅就匆匆返程,现在有个歇脚的地方,可以慢悠悠地等基地帮我们打包完。”在丈亭,昔日汗流浃背的采摘游,正转变成为一场从容享受山野的旅程。

    这背后,是该镇以梅为引,深挖新局的决心。丈亭镇作为余姚杨梅主产区,杨梅种植面积达2.23万亩,年商品果产量超1.5万吨,年综合产值超2亿元。该镇的中国杨梅种质资源圃,为目前国内收集杨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杨梅种质资源圃,珍藏着省内外杨梅种质资源120余份,种质保存、良种研究、旅游观光三块功能区编织成一张丰富的生态网络,宛如天然博物馆。

    采访对象 供图

    这得天独厚的资源,驱动梅农跳出单一种植,嫁接文旅基因,成为当地杨梅产业升级的坚实跳板。

    今年4月,该镇积极打通关节,本土“梅二代”青年苏瑾磊联手第三方运营团队,在山脚下挥锹动土,短短两个月孕育出“小梅好拾光基地”。6月6日,这片集采摘、咖啡、露营、休闲于一体的70亩综合空间正式迎客,一次性可容纳四五百人,成为该镇农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游客们可以登山穿过百年杨梅林,边欣赏山光边采摘杨梅,在杨梅特色文化馆了解杨梅历史,随后下山步入这座山脚驿站。”运营团队负责人阳震娓娓道来游览路线。

    采访对象 供图

    山脚下的基地,杨梅元素无处不在。透过宽大落地窗,秀美的杨梅山尽收眼底,店内主打杨梅主题饮品,杨梅荔枝饮果香四溢,杨梅冰椰拿铁冰爽解暑,食材现摘现做,入口尽是山野的鲜灵。柜台里端出杨梅酥、杨梅干、杨梅酒等深加工产品,这些精选的“梅”好滋味,正为本地梅农闯开增收新路。

    昔日摘完即走的过客,如今闲坐成景。开业首日,“采摘杨梅+咖啡特饮”的套餐便俘获众多游客,售出饮品150余杯,吸引近两百人打卡。

    基地一隅,还设立了邮政服务点,50多箱刚离枝的杨梅鲜果在此跳进冷链箱,奔向远方餐桌。游客也可以选择邮寄鲜果,直入冷链奔赴四方,便利如影随形。

    采访对象 供图

    杨梅季纵然绚烂却也短暂,基地已埋下持续造血的火种。苏瑾磊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露天电影、乐队驻唱、儿童乐园、日式烧鸟……更多消费新场景将接力登场,让山间欢笑四季不息。”不仅留住“摘完即走”的过客,更成为居民日常据点。

    一颗古树结新果,一条老路辟新程。“小梅好拾光基地”串联起杨梅的古今传承,借着这抹殷红底色,让资源圃的历史底蕴与现代休闲无缝融合,铺就了一条农文旅生动交融的常青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杨梅争鲜赛开启舌尖上的狂欢 看看谁最能代表浙江的“甜”?
    科技赋能,仙居杨梅“坐”飞机下山了!
    筋膜枪上阵洗杨梅,出现大量虫子,能吃吗
    00:1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