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远,生活很近。
时间很长,光阴很短。
大家好,这里是钱江晚报视频读报栏目“钱报谈个版”,还是你们老朋友,老蒋。
今天,2025年高考将告一段落,我们想先对每位考生说,辛苦了!终于考完了!这十二年的付出与坚持,无论分数如何,都值得骄傲!尽情放松吧!
虽然离开高考很久了,但高考年年都是一件大事,牵动全社会的关心。
这两天,考生们走进他们的战场。孩子自信的身影背后,是很多为高考默默付出的人,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他们——
相信屏幕前的你,随口就能说出高考的各路“后勤”部队:气象部门、交通部门,保障一线的交警、医护、通信、城管……以及很多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中,有风雨无阻服务了23年的爱心助考车队;有手挽手搭起人墙 ,为大家准备雨具、饮用水的“武林大妈”志愿者服务队,以及为孩子团购“定胜糕”,购买印有“锦鲤附体”“前程似锦”文具的家长、家委会。
还有老师们:
高考前夕,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11位高中掌门人送出了最真挚的考前叮咛;
宁波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活辅导老师张雪峰“张大爷”,为孩子们送出443份手写祝福书签。
湖州一中的老师们做了个颇有创意的策划:让同学们自己在劳动课上播种、收割油菜籽,做出有“菜”华的菜籽油……
还有各路送考大军:
杭二中滨江校区的传统是“学霸送考团”,由已经保送各名校的同学前来送考。他们拉起了“笔锋所至,心之所向”的横幅,为同学们送上祝福:不管是哪条路,努力的同学最终都能在顶峰相见。
杭四中江东学校,送考“05后”考生们的老师中,有三位是“00后”,我们在版面上看到两张同样青春肆意的脸,让高考成为两代人共同的成长礼。
支教四川凉山的宁波老师陈赢,用特殊的仪式为孩子们送考。她陪孩子们一起唱歌,每个人都在大声唱着“啊杰咯”,汉语意思就是“要勇敢”。
当然少不了的,是妈妈。
我们说多了身着旗袍,高举向日葵,盼着孩子旗开得胜、一举夺魁的送考妈妈团,这次,我们说另一种妈妈:她们拒绝了校门口的仪式,选择在家“照旧”。这样的“非典型”送考,是因为孩子的要求:“你和平常一样就行。”
这样的亲子关系,是家长“放手”的勇气,又包含着两代人并肩同行的温暖。
不知道看着送考故事的你,这几天是否也在想起高三时候的自己,想起当年为梦想努力的样子……在考场外,我们一起回头看看青春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