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建德之江村的江边长枪短炮林立,无人机盘旋如蜂群。这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因新安江奇雾再次走红,成为网红打卡地,“渔夫模特”的相关话题也颇受网友关注。
“早上的之江村,晨雾轻笼,渔民后仰的剪影与抛网弧线构成完美几何,秀水、小船、村落、旷野搭配在一起,宛如一副水墨画卷,深受摄影人喜爱。”建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之江小筑”民宿主理人王建录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假期五天该村接待摄影爱好者及游客数万人次,村内的十几家民宿几乎住满。
5月11日,潮新闻记者来到“之江小筑”民宿内,王建录正向游客展示着这几日抓拍的光影变幻:晨光穿透薄雾,渔民黧黑的双臂抡圆渔网,“哗啦”一声,尼龙网在半空绽成浑圆的钟罩,千万颗水钻缀满网眼,坠入江面时惊碎一池霞光。
“简直太美了!随便定格一帧画面都是一副绝美的山水画。”看到王建录展示的视频,摄影爱好者董女士不禁发出赞叹,她带着孩子已经在之江村蹲守三天,就为了拍出一副满意的作品。
这是董女士第一次为了拍摄摄影作品来到之江村,“之前就看到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朋友圈晒之江村江景云雾的照片,尤其是渔民洒下网的那一刻,就感觉特别美,透露着水墨江南的韵味。”董女士表示,这一次来让她感受到了“竞争激烈”,4、5点就有摄影爱好者开始占位,就为拍出好作品。
“这几天太忙了,假期刚过去,又有来自新加坡的摄影家旅行团来这里取景打卡,接下去还有各种摄影家协会、旅行社需要接待,只能忙里偷闲地去搞创作。”王建录表示,自从5月开始直到9月,是拍摄新安江晨雾的最佳时间,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9年前,王建录曾是之江村党委书记,在“畜禽退养、复绿还耕”的政策背景下,村里那些违建的养殖棚一扫而空。压力之下,王建录选择拿起相机,对准了梦幻的晨雾、绿意盎然的茶山。“拍照,是为了把这个不知名的小乡村宣传出去,吸引游客来这里吃住游。”2016年,王建录率先办起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在他的带领下,之江村如今村里已经有10余家民宿以及多家餐厅。
谈到网友热议的“渔民不打鱼成了模特”,王建录表示,这一现象早在几年前就存在,“以前经常能在新安江上看到渔民捕鱼的场景,但是现在江上的渔船却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象。之江村的新安江沿岸有10几公里长,我们也希望小时候的‘渔民捕鱼’场景成为之江风景的一部分。一方面让摄影爱好者们有更多地创作元素,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村民的额外收入。”
王建录介绍,目前之江村总共有3名“渔夫模特”,“现在一场演出的费用是600元,演出时长为1小时。好的时候能有千元收入,一年有个百场表演,收入肯定要比打工、种地更加好一些。”王建录称,撒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动,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充沛的体力。网既要重又要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这样的网又很难撒得又高又圆,满足拍摄的美学要求。
随着表演场次的增多,这些“渔夫模特”已经会很多专业的摄影知识,各种专业术语更是张口而来,“他们会根据天气和光线变化,调整渔船的位置,告诉摄影爱好者们需要搭配什么样的镜头拍摄更合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