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鬼秤”是真的,多些吹毛求疵的打假人又何妨?

潮新闻 记者 胡杨 编辑 叶玉玲2025-04-24 10:23

最近在武汉某生鲜市场,一名消费者,也就是职业打假博主,因买鱼后要求不宰杀直接带走,遭遇鱼贩暴力威胁甚至被秤砣砸伤。类似事件在别处也发生过,消费者质疑商家使用“鬼秤”偷换鱼或虚报重量,最终引发冲突或监管介入。

有人说这可能是剧本,可能是炒作,可能另有隐情。小胡想,如果是假的,请严惩博主重塑网络风气,如果是真的,那从“鬼秤”到“秤砣砸人”,多些吹毛求疵的打假人又何妨?如果这样的打假有流量,活该他们赚这流量,这样的打假人在生活中还应该再多一些,他们比普通消费者更懂怎么对付黑心商贩,让商家不敢再肆无忌惮骗消费者,这样才好呢。

商家为何惧怕“不宰杀”?背后套路深呗。鱼贩通常以宰杀为名,将鱼拿到隐蔽处处理。此时可能偷换更小的鱼、虚报重量,或利用宰杀动作掩盖秤具作弊。

更令我吃惊还是,商家为何敢大庭广众动手?鱼贩不仅扔秤砣伤人,还追打拍摄者并扬言杀人。这种暴力行为已超出消费纠纷范畴,涉嫌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甚至威胁他人生命安全。商户是否长期存在“欺行霸市”行为,必须得查个明白,严惩不法之徒!

另一方面,据后续调查,武汉鱼贩自称有精神问题,但其作案时逻辑清晰、逃跑时反应迅速,公众质疑“装疯卖傻”逃避责任。我想,公众的质疑不无道理,精神问题也不是违法者万能的挡箭牌,口说无凭,这块希望有关部门做好鉴定,以正视听。所有商家都应该明白,诚信才是生意之本。当然,市场公平不能仅靠消费者“肉身试错”,更需要法律硬手腕和监管真功夫,消费者的要求并不高,买得放心,童叟无欺,不难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