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利用寺庙影响打擦边球、蹭流量,记者多方核实:均未获得官方授权!

潮新闻 记者 沈译笃2025-04-10 13:24

“开光法物”、“开光证明”、“大师亲笔”……日前,有网友向潮新闻记者反映称,在一些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上,有公司开设多个账号,利用直播和短视频方式销售所谓“灵隐寺十八籽”“五福摆件”等文创产品。(此前报道)

寺庙文创是否擦边操作?记者随后走访相关部门核实情况。

“商家们往往通过使用‘灵隐’二字打擦边球,蹭流量,但其实都未获得官方授权。”杭州西湖景区灵隐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潮新闻记者,此前也曾出现过假借、蹭灵隐寺流量的类似事情,如果产品直接公开用灵隐寺名称,可以申请相关部门处理,但有些商家打擦边球,都用“灵隐”二字隐晦表达,“灵隐”这两个字既是灵隐景区的名称,也算杭州地名。“这种擦边蹭流量的产品屡禁不止,属于商家个人商业行为,我们能做的也很少。”该工作人员对此表示。

潮新闻记者将跟踪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6)
人间有味 · 2025-04-10 23:02 · 浙江杭州回复
这种擦边蹭流量的产品屡禁不止
潮客本人 · 2025-04-10 21:56 · 浙江衢州回复
商家利用寺庙影响打擦边球
每天哈哈哈 · 2025-04-10 15:53 · 浙江绍兴回复
商业化太严重了
22楼彦祖 · 2025-04-10 15:50 · 浙江杭州回复
商家蹭寺庙流量,却没授权,真是又想赚钱又不想担责,这种擦边球玩得真“高明”!
火红年代 · 2025-04-10 15:33 · 浙江宁波回复
又是蹭流量的套路
潮客_qug6h7 · 2025-04-10 15:30 · 浙江杭州回复
灵隐寺的名号不是用来牟利的工具,打着宗教旗号做生意,简直是消费信仰!
好时光笑弯眼 · 2025-04-10 15:26 · 浙江杭州回复
商家们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吧
潮客_24qw4b · 2025-04-10 15:26 · 浙江杭州回复
又是蹭流量的套路
章鱼小小弟 · 2025-04-10 15:18 · 浙江宁波回复
必须严惩不贷
潮客_24q3hj · 2025-04-10 14:55 · 浙江金华回复
宗教文化是神圣的,不是商业炒作的噱头,希望这些商家有点底线!
潮客_sscyhi · 2025-04-10 14:55 · 浙江杭州回复
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还容易误导信徒和游客,建议相关部门严查,别让不良商家钻空子!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