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里有宝·国潮味④丨剪纸、版画、珐琅……非遗遇上烘焙 中式糕点C“味”出道

    潮新闻 记者 张源 周旭辉 实习生 章紫桐2025-01-27 03:55

    新春渐近,年味愈发浓郁。后备箱里的年货中,出现许多各色花样的中式糕点,其中,非遗造型成为了今年中式糕点的“流量密码”。

    踏入杭州湖滨的知味观总店,浓郁醇厚的黄油香气扑鼻而来,店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橱窗里,一款款造型别致、寓意美好的花式糕点整齐排列,比如“柿柿”如意、“葫”星高照、“喜”上眉梢……柜台前,顾客们已经排起长队,工作人员正在快速打包糕点,中间不时传来“最后一个了”“抓紧补货”的声音。

    “今年的中式糕点在造型上做了很多大胆尝试,结合了剪纸、版画、木雕、珐琅等非遗传统样式,让人眼前一亮。”知味观中点大师马敏华说,她拿起一块红色糕点上,中间刻着立体的“喜”字,周围有一圈花卉图案,就像是传统的新年窗花剪纸图案印在了糕点上。

    走进后厨,仿佛走进了一间艺术工作室。记者看到糕点师正在给一块淡黄色的糕点画“珐琅”,而手上的“颜料”则是加热融化了的QQ糖,红色的是草莓味,绿色的是葡萄味。由于凝固较快,糕点师们必须趁热将颜色填入糕点上的荷花图案中,才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珐琅风格。此外,有的糕点师们还“木雕”出桂花花瓣,有的“喷绘”出清风竹影,有的“版画”出鲤鱼跳龙门。马敏华说,许多融入非遗造型后的产品日销量突破5000个,而且还在持续攀升,即便糕点师们从早忙到晚,往往还是供不应求。

    “师傅经常教导我们,即要创新也不能忘本。”对于中式糕点的守正创新,马敏华的徒弟熊中琪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定胜糕、荷花酥、吴山酥油饼,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式糕点。

    “中式传统糕点技艺比西点难多了。”学生时代的熊中琪就擅长点心制作,初次接触中式糕点时,也被荷花酥“难住”,经过两三个月的练习才掌握制作手法。“从原料调配、擀面团,到成型烘焙,即使每一步都告诉你,成功率依然很低,比如酥类糕点就是难上加难。”一向成绩优越的他也遗憾表示,醒狮酥是他至今还未成功的糕点,因为其眼睛、耳朵、身子,运用的都是不同的酥类手法,如排酥、点酥等,如今他还在师傅的指导下慢慢摸索。令人欣慰的是,在知味观学习传统中式糕点制作的师傅平均年龄仅25岁,这些年轻的力量,正为传统技艺注入新鲜血液。

    在马敏华看来,融合国潮元素是传统糕点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中式糕点将在传统工艺与现代人的口味、审美需求间持续探索,不断翻新花样,让古老的糕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真正实现“将流传转为流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国潮风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榫卯积木火遍全球,手里的乐高突然不香了
    02:00
    童年的电视机盖布 成了国潮奢侈品
    01:44
    国风冬装成为蛇年新宠 浙江的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02:0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