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城市风物志㊵湖州·辑里湖丝

    天目新闻 记者 曹坚 杨珂 张孙超2021-03-07 01:25

    湖州自古便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自唐朝起湖州即为丝绸的重要产区,到了明清两代,湖丝名满天下,以产于辑里村的蚕丝质量最佳。1851年,辑里湖丝参加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一举夺得金奖。

    湖丝品质好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辑里村地处太湖南岸,土质粘韧,滋养的桑叶品质高,村前流过的雪荡河矿物质含量高,缫出来的丝也很好,水重丝韧。二是当时辑里村采用的是一种优良蚕种——“莲心种”,一颗蚕茧能拉丝1500米长。最后离不开辑里村人民的勤劳智慧,对当时的制丝工具进行了改良,采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绪脚踏丝车,因而所缫的丝“富于拉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可比一般土丝多挂两枚铜钱而不断。

    辑里湖丝的传统手工缫丝技艺,主要有剥茧、煮茧、索绪、添绪、绕丝轴等步骤。在一间10平见方的小屋里,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传承人顾明琪正一遍遍重复着这些步骤,一台90多年历史的踏丝车发出的吱吱生,仿佛诉说着当年辑里村家家户户养蚕缫丝的繁荣景象。

    随着工业制丝的兴起,古法缫丝技艺渐渐退出生产的舞台,但顾明琪却想把这项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每年寒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想要学习古法缫丝技艺,这令顾明琪十分欣慰:“哪怕只有一个人,我都耐心的教他们!”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