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 “神奇药水”了?
从“生仔水”到“防晕车水”,再到“安眠水”,乃至被戏称为平替版的“神仙水”,这些标签让原本普通的饮品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热议的“偏方”。
前有山姆的一款矿泉水被网友说成喝了可以生儿子,理由主要源于“碱性食物摄入多后就容易生儿子”的说法,而该矿泉水正是弱碱性。其实,在去年9月,深圳卫健委曾发文辟谣“碱性体质更容易生儿子”的说法。
另有部分网友说,山姆矿泉水还能降尿酸。
不仅如此,上市多年的紫尖叫,据网友称有安眠功效,喝几口就困了。
事实上,这款饮料中,的确含有一种存在于茶叶中的氨基酸,它被认为有缓解情绪、促进睡眠的功能,但是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需要样本有450到900毫克。而一瓶尖叫里面的氨基酸,远不足以支撑它有更多的功效。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刘琦医师提醒公众,应保持理性与警惕。她强调,饮料作为食品,其本质功能是解渴与补充能量,而非治疗疾病或替代药品。网络上关于饮料的各种“神奇功效”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消费者应学会从产品配料表、成分表等官方信息中了解真相,避免盲目跟风。
刘琦医师进一步建议,在选购饮料时,消费者应关注产品的营养成分与适用人群,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同时,对于身体健康问题,应始终遵循科学原则,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轻信网络传言,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