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声视频丨从“铁甲钢拳”到“温柔双手”,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

    潮新闻 记者 张孙超 李翔 张迪 拍友 张若娴2024-09-13 23:18

    2024年,人形机器人进化到了什么程度?人形机器人离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记者来了位于杭州滨江区的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他们生产的既有消费类机器人,也有工业级机器人。但最令人关注的,是仍在不断升级的通用人形机器人H1和国内首次亮相的新品G1。

    “G1身高是1米27,体重是35KG,非常小巧灵活。”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刘金达说,相比于1.8米的H1,小巧的G1不仅在体型上更适合走进家用端,售价也更亲民,只需要9.9万元。该款人形机器人的身体和双腿能旋转近360°,还可以 “缓慢” 地完成鲤鱼打挺,手部也拥有三根指头的灵巧手,能舞棍、开可乐、砸核桃。

    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做到通用场景的落地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刘经理说目前通用AI能力还在发展,当通用AI的能力强大到能让机器人通过自己的感知适配不同的陌生环境场景,最终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在浙江理工大学早在2019年就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记者在研究生楼里见到了正在和学生一起调试仿生机器人腿部的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助理陈刚教授。“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人形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方向已经有了不少突破。我们也为不少企业输送了人才。”陈刚教授说,杭州拥有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究和整机系统研发优势,而宁波是国内少有的全面布局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三大件”的城市,所以浙江发展人形机器人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度高,具备较强的自主性和多功能性。在工业制造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从事重复、繁杂和危险的工作减少事故发生。现在各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可以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随着结构-驱动-感知-决策的有机融合,人形机器人不仅外形像人,而且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陈刚表示,浙江还将培育壮大企业群体,同时瞄准高校院所和重点人才团队,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服务,通过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成熟度评估,挖掘培育早期项目,超前开展企业孵化。这些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社会中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