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蝉联奥运女子10米台冠军。
她好像天生为跳水而生,从高高的跳台落入水中,像是鱼儿没入大海。
叠影、针式入水、水花消失术,这些名词都是因她诞生。
连郭晶晶都羡慕她,自己跳水20年拿到的满分,都没有她在一场比赛里拿得多。
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让我们有一种错觉,全红婵的碾压式夺冠,是理所当然的,轻松就能拿下的。
但今天在这里想分享的,不是她近乎完美的动作,而是另外一些画面——
每天练七八个小时是常态,悬垂卷腹、单腿弓步跳、倒立行走、数公里长跑、上千个翻腾,还都是加了沙袋的负重训练。
教练说,她是照着男队员的标准在练,这才有了赛场上的游刃有余。
前几天,一段有关全红婵的采访视频爆火,她说:“我也有年轻过,但是我怎么也回不到年轻的感觉了。”
乍一听,我还以为是哪位老将在感慨时光飞逝、体能下降呢,可全红婵才17岁啊。在如此美好的年纪里,她为什么会说出这么老成的话?
后来才知道,因为她正饱受折磨。
要知道,青春期发育,一直都是跳水运动员的致命诅咒。
现在的全红婵,相比3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个头高了,还重了16斤。
体型变大,空中旋转就没有那么快了。体重每增加一斤,都对她的蹬腿力量有更高的要求,技术动作也会变化。
这导致全红婵最拿手的高难度动作207C,就是向后翻腾3周半抱膝,时常在比赛中出现失误。
这几年的大赛里,全红婵没少错失金牌,都是因为这该死的207C,每天都在为它受折磨。按教练陈若琳的说法,等于每一次比赛,全红婵都要重新学一遍207C。
从3分,4分跳到10分,接着又回到3分。
所以说,哪怕是天才,背后也要付出99分的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