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亦舒的剧改一部爆一部,挺神奇的。
一直有很多人说,亦舒至少鼓励女性独立,不像琼瑶的小说常常给人一种三观不正的感觉。
怎么说呢,亦舒喊了一辈子清醒、独美,很多观点放到现在也不算过时,但其实我常常觉得她骨子里还是喜欢玛丽苏那一套。
她自己,就常常会有恋爱脑的时刻,疯起来并不比普通人冷静。
1963年,17岁的亦舒在哥哥倪匡的推荐下,到金庸主编的《明报》当记者。三人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当时,亦舒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才女作家。成名早,恃宠而娇,她的坏脾气和她的作品一样出名。
不久,她就遇上了画家蔡浩泉,爱他爱得痴狂。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亦舒大着肚子回家,以死相逼,非蔡浩泉不嫁。
然而轰轰烈烈的爱情敌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结婚以后他们很快被现实毒打。就像她在《玫瑰的故事》里写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岂是一项艺术,简直是修万里长城,艰苦的工程。
和初恋离婚后,亦舒又陷入了三角恋,还是狗血的防火防盗防闺蜜戏码,只不过亦舒才是那个抢男人的闺蜜。
她不但抢了闺蜜郑佩佩的男朋友岳华,还要在《明报》上发小作文高调秀恩爱。郑佩佩最后选择退出,嫁了豪门。
然而抓马并没有就此结束,郑佩佩婚姻不顺,写信给前男友诉苦,被亦舒发现,一怒之下竟然把信公开了。
岳华彻底被激怒,要离婚,亦舒下跪求复合也挽回不了。
这段感情让亦舒太受伤,太痛苦了,所以后来她的作品里都有一个叫“家明”的男人,来弥补生活中的缺憾。
再后来,40岁的亦舒有了第三任丈夫梁先生,是香港大学的教授,后移居加拿大,转型做“温柔人妻”。
好像她自己也并没有完全地成为“亦舒式女子”。
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局限里。
亦舒的小说看多了,也会觉得厌倦和幻灭,或者说祛魅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别管多离谱,她营造的都市女性故事,在当下依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她的女主角,最终都拥有了当今女孩梦寐以求的两样东西——物质的余裕和精神的自由。尽管我们也知道,真正去追求到这两样东西,需要拥有多么稳定的内核、强悍的能力,还有巨大的好运加持,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想要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