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徐徐叨来丨偶然的姜萍 扎心的真相

    潮新闻 徐洁 郑琳 姬臣 安瑛2024-06-19 02:10

    天才少女姜萍一夜封神,背后却有一个扎心的真相。

    前几天我已经讲过姜萍的故事,但在了解更多细节之后,我发现这真的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

    假如,她没有选择读中专,而是上了普高,会怎样呢?

    又假如,她上了中专,但没有遇到数学老师王闰秋,结果又会怎样?

    如果大家仔细关注姜萍的学习过程,就会发现王闰秋的教学方法,跟我们的常识正好相反——

    一开始王老师推荐她学同济版的《高等数学》,但是姜萍觉得有困难,这时老师没有让她死磕这本基础教材,而是推荐更难的《数学分析》,姜萍学数学分析也遇到了困难,王老师又推荐她全英文的《偏微分方程》,这时姜萍靠着查字典,似乎学懂了、也沉浸进去了。

    王老师的理由是:不懂的内容,在你学到更高级的内容之后,都可以懂。比如大学学了微积分之后,初高中的题可以很容易解开。

    王老师在采访中说:“自己的学习路上也是遇到很多挫折,如果我有领路人的话,我的人生也会不一样”。

    再假如,她遇到了王老师,但是在高中里遇到的,又会怎样呢?

    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固然可贵,但有一个前提是,在中专,姜萍不需要为分数焦虑,她的老师也不需要为升学率焦虑。

    还有,假如她家里条件很好,假如她父母有大把时间管着她,逼着她一周上4个兴趣班,或许也不会有现在的姜萍。

    这么看来,涟水中专冒出个姜萍或许是偶然,但她至少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当大家都在内卷大潮里,迷茫又来不及思考的时候,这位中专女生宛如一股清流,忽然让人领悟了学习的意义。

    她真的未必是天才,她只不过拥有了随心所向的自由。

    我们在为姜萍点赞的同时,更应该想一想,如何为更多的“姜萍”提供生存的土壤。

    教育的本质,是挖掘孩子闪光的一面。而好的制度,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