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作为本年度传统戏曲演出季的参演剧目,永嘉县昆剧团携昆剧《拜月记》在杭州东坡剧场与戏迷们见面了。当晚,演员们用婉转悠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生动演绎了金末乱世中书生蒋世隆与尚书王镇之女王瑞兰的因缘际遇,让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从文本中走出来,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是浙江工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之前对传统戏曲的了解都来源于古代文学的课本上,现场观赏,这还是头一回。”
“00后”观众边雪莹感叹道,从课本到戏台,观影体验远超预期,“可能很多年轻人会觉得传统戏曲很‘高大上’,但今天的演出从演员的表演到舞台的布景都非常精致,既有昆剧的韵味,也便于观众理解,让我非常惊喜。”一旁,同样是学生观众缪函静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00后”,但老家常有“送戏下乡”的活动,她打小也跟着家人看了不少越剧。“第一次看昆剧,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这部戏的表达还挺现代化的,没想象中的传统、枯燥,以后还会找机会来看。”
“‘南戏’诞生于温州,永嘉昆剧院团位于‘南戏故里’,一直以来,对于‘南戏’剧目的挖掘是非常用心的。与其他版本不同,永昆版《拜月记》的改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两条主线交织进行,两对才子佳人,有着丰富的感情线。”永嘉昆剧团副团长徐律介绍,唱腔设计方面,《拜月记》用了大量的南曲曲牌,突出了江南的韵味,舞美则用了水墨晕染的风格,有着江南的雅致。
据了解,《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通常合称为宋元四大南戏,在戏曲史上享有盛誉。明清时期,这四大南戏名列“江湖十八本”之首,为各种江湖戏班所必备的剧目,也是观众衡量一个戏班表演技艺高低的标志。这些年,永嘉昆剧团将四大南戏“荆、刘、拜、杀”陆续搬上舞台,让更多观众在戏台下读懂了“南戏故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