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三把 “瓦刀”带进火车站,为何引发争议?

    潮新闻 记者 刘雪松 编辑 冯前2023-07-13 13:21

    带“瓦刀”进站上火车,到底行不行?武昌火车站的通报来了,7月9日那位随身带的不是瓦刀,而是携带了3把带有锯齿的抹泥刀,依据法规禁止携带,但可办理托运。

    那么,这把“瓦刀”为什么引发争议?梳理起来有两点,一点是“瓦刀”这个概念被模糊了。网上报料不清楚,有媒体第一时间介入时也不求其详,直接当成“瓦刀”去追问铁路部门的人工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可以携带”,新闻做得不专业,带了一波坏节奏。

    另一点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身份标签,以及被查时,当事人这句“你们要跟农民工换位思考一下”,很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但这种共鸣大都是被误导出来的。真把细节摊开来,把法规摆出来,结果会两样,情绪会反转。

    武昌火车站13日的通报解释很详细,适用法规很明确,大多网友表示认同,说明公众是讲道理、明事理的。没错,瓦刀不是刀,但3把带有锯齿的抹泥刀,那还是传统概念上的瓦刀吗?正如火车站工作人员在现场回的那句一样,“为什么不为我们换位思考呢”?

    远的不说,今年5月发生在K435次列车上的一起凶杀案,就是因为一把折叠刀被带到了火车上。一条人命,血的教训,很惨痛,而火车站2名站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也被停职处理,很现实。

    不出事,你好我好。出了事,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外出务工不容易,但谁都没权力因为哪个群体的不容易,而把法规撕开一页、网开一面,留下安全隐患。更不能,没出事是“为难人”,出了事就是责任人。这种“双标”要不得,人人都会受伤害。否则任何群体都可以成为道德绑架的工具。

    不是不许带,而是要托运。就是相对麻烦了点。怎么办?建议乘客,遵法主动点,相互体谅点。建议铁路部门,程序方便点,费用减免点。建议媒体,新闻专业点,发布谨慎点。多讲真,少较劲。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吃瓜群众是讲道理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为什么校园霸凌屡禁不止?
    02:44
    女导游穿紧身裤被质疑色情营销 伪君子眼中有正经人吗?
    02:08
    女生拒领三等奖,委屈了吗?
    02:36
    人大毕业生被刑拘,人大为何反而“加了分”?
    02:26
    先有“信服河”,才有“幸福河”
    03:00
    坐火车可以带刀具吗?过安检的标准是什么?潮新闻实地打探
    02: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