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徐徐叨来丨谁说登顶珠峰的 才算英雄

    潮新闻 记者 徐洁 王曦煜 张煜 姬臣2023-05-29 12:40

    最近关于珠峰的新闻很多,我还纳闷。

    一查,才知道今天,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70周年纪念日。

    所以今年计划登珠峰的人特别多,达到创纪录的478人。

    中国民间登珠峰也有了20年历史。5月本来就是珠峰登顶的窗口期,再加上周年的特殊意义,所以今年登珠峰的人特别多,达到创纪录的478人。

    本来我以为,能登上珠峰的,就算不是科考队员,也是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但现在发现,很多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上着班,卷得昏天黑地。

    没想到登个珠峰也要卷,上山路上还会拥堵排队。

    还记得五一期间,#珠穆朗玛峰凌晨两点还在堵#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虽然视频拍摄者后来澄清,不是堵到了凌晨,而是选在凌晨登山。

    但实际上,珠峰拥堵也不算新鲜话题了。

    最近的新闻里,各种登顶成功的消息,就咱浙江范围内,来自温州、衢州、上虞、建德的,都说是当地登珠峰第一人,有企业家,有创业者,还有女作家,女IT工程师……

    我就更纳闷了,世界之巅,绝命海拔,这么容易就上去了?

    所以,我反倒留意起那些登顶失败的消息。

    我有一个朋友老许,就在上到珠峰6000米的地方,放弃了登顶。

    为了完成壮举,他去年就开始拉练,今年正式冲锋,可是把自己的肺熬垮了。看得出来他有点沮丧,好在人缺氧了脑子还冷静,他说自己不是职业登山家,不必为了一个运动目标,过激地冒生命危险。

    最近还有个新闻,说湖南登山队的队员为了救人也放弃了登顶。

    珠峰的象征意义如此强烈,以致于有些登顶者将这一天视为人生的分水岭。

    所以,放弃还是继续,决定变得格外艰难。

    罗翔说勇敢是人类最稀缺的美德。

    而放弃,何尝不是一种勇敢。

    这不是怯懦,是自知,是负责,是敬畏。

    就像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夏伯渝,他在2016年第四次尝试时,距峰顶仅94米,天气突变,考虑到五位年轻向导的安全,他放弃了,“我不能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两年后,69岁的他成功登顶。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这句名言让人心潮澎湃,但说这句话的登山家马洛里死在了珠峰。

    登顶者当然勇敢,但放弃者未必怯懦。

    何况,人生的珠峰,本来就不止于喜马拉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谁说登顶珠峰的 才算英雄
    02:4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