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揭秘西湖实验室:打造全链条实验室 做生命健康领域的“璀璨明珠”

    天目新闻 记者 何泠瑶 王夷 见习记者 凌上锴2020-07-17 06:20

    每当听到“西湖大学”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往往是“施一公”“独立院校”“前沿科技”……殊不知,这颗坐落在杭城西南角的明珠,与前几日授牌的“西湖实验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西湖大学牵头,浙江大学药学院以及杭州市一医院集团共同筑力打造的“西湖实验室”,于7月17日正式成立。西湖实验室,又称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室,突出代谢与衰老疾病、肿瘤机制研究两大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转化应用和应急医学研究,打造生命健康领域引领性高能级基础应用研究平台。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取自己身上的一小管血,是不是就可以治疗痛风?”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高晓飞向大家抛出的提问,正是西湖实验室第一个落地成果的“灵感源泉”。

    近日,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这是西湖大学成立后首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落地项目。它的核心技术来自于高晓飞团队的“干细胞与器官再生”实验室,他们研发出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可用于治疗痛风和癌症等重大疾病。

    “能成熟应用这类技术的公司非常少,我们在这一领域占领了制高点。”高晓飞介绍,我国痛风人群总数已经超过八千万,尿酸过高是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团队尝试在红细胞中设置一个转运通道,让更多的尿酸分解酶“搭乘”红细胞进入体内,使尿酸含量降低并迅速排出体外。目前,这个创新疗法已准备与浙医二院展开临床合作。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背后有着怎样的初心?走进高晓飞团队实验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用实验室的创新与突破能力,去解决临床遇到的难题,最终能让成果得到积极转化,这便是我们团队建立的初衷。”高晓飞介绍,在科学家们与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大胆想象顺利地从认真求证进入到成果落地阶段。

    打造全链条实验室

    本次首批设立的4个浙江省实验室中,以此为依托,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西湖实验室瞄准的正是“三大高地”中的生命健康领域:聚焦代谢与衰老疾病、肿瘤机制以及传染病诊治,通过多领域交流合作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推动转化应用研究和应急医学研究。

    “我们的工作是在不停探索生命的重大现象,争做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生命科学手段的首要发明者,这样才能拥有原创的知识产权,转化崭新的成果,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说。

    当然,西湖实验室的目标不仅仅是基础研究,而是要打造“全链条实验室”。于洪涛说:“我们希望通过立足基础研究,结合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从基础到转化,打造全链条实验室。”

    目前,西湖实验室已向“全链条实验室”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浙大药学院在新药研发方面非常有造诣,而杭州市一医院集团在临床方面经验丰富,在两方互补的情况下强强联合,是我们能把西湖实验室建好的信心来源。”

    坚持培育创新人才

    从西湖实验室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不难发现,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始终被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有一支国际化、年轻化的人才队伍”,于洪涛介绍,“现在已有44位入职的负责人,均拥有独立实验室,其中80%在45岁以下,可以说是年富力强。”于洪涛认为,西湖实验室应该探索出一套可以推而广之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机制。

    西湖实验室的信心,还来源于机制创新。“在灵活的体制机制下,我们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国际领先的平台,在多方合作下,相信我们能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并对整个人类有贡献的原创成果。”于洪涛说。

    未来,西湖实验室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愿景。到2022年,西湖实验室将组建4-6支国际顶尖团队,引进培育60名高端学术人才,形成800人规模的高层次研究团队,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高地。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