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重现老克腊时尚 宁波红帮裁缝在沪开起“博物馆”

    天目新闻 记者 申思婕 张迪 叶星辰2020-07-09 12:42

    一袭长衫,一双老克腊皮鞋,老式手表、洋帽、眼镜、拐杖,7月9日,天目新闻记者在上海长宁区凯旋路一间裁缝铺里,仿佛“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上海滩。

    裁缝铺的主人名叫吕方。1992年,他从宁波奉化只身来到大上海闯荡,先在徐汇区租了个门面房做裁缝生意。十年前,店面搬到凯旋路,起先只有30平米。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他将店铺扩展为90多平米,改造为红帮裁缝博物馆,门头也挂上了白底黑字招牌:上海红帮(奉帮)西服研改中心。这里有1895年上海造的缝纫机、金星牌电视机、100多件长衫……满满都是老上海的烙印。

    “红帮裁缝”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一个行当。清末民初,宁波是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有不少宁波裁缝曾为外国人裁制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在老上海,“红帮”指的是西式服务业或修造业。大批宁波裁缝涌入老上海,在这座远东大都市扬名立万,“红帮裁缝”由此构成了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

    吕方说,之所以有改造博物馆的想法,是因为他发现传统服装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最早的客人都是拿着老人家传承下来的旧衣服,而现在,来改的衣服大多是国外的大牌,几乎没有人再改中山装、长衫、旗袍这些民族服装了。”

    为此,吕方利用每周六休息日骑着自行车去城隍庙,穿梭在各种老弄堂里淘老物件。他还自费制作了近百件长衫旗袍,挂在店里,供市民免费到店试穿体验、拍照传播。

    吕师傅说,只要身着长衫、旗袍,就会有一种民族文化自豪感,“强烈地感受到我是一个中国人”。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