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高规格的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提出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宋韵遗迹,俯拾皆是。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你不知道的宋朝》栏目,揭开这段历史的一角。
网剧《梦华录》迎来了大结局,作为夏天最热的网剧之一,热爱搞事业的宋朝女性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本期《你不知道的宋》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在宋朝,女企业家这个名头好当吗?
南宋史研究学者傅伯星告诉记者,在宋代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比较常见,夜市街上的流动摊贩,也有很多是女性。
宋史研究者、知名历史作家吴钩认为,在宋朝,职业女性包括经商的女性不是主流,但还是比较常见的。《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笔记小说里都提到了一些关于女商人的信息。
吴钩说,在宋朝,男性跟女性的经商地位是一样的,男性可以做的生意,女性也是可以做的。“宋朝政府还设有专管征收商税的税务官,叫做‘拦头’,由于男性‘拦头’对女性收税多有不便,还出现了‘女拦头’。”
此外,吴钩还提到杭州人非常熟悉一位宋朝女性宋五嫂,也就是杭州的名菜“宋五嫂鱼羹”的创始人。她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史料记载,北宋末期,宋五嫂在东京一酒家售卖鱼羹,后来随着大批的宋人南迁到杭州,继续经营鱼羹生意。因为手艺很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
由此可见,就如《梦华录》描述的那样,女性经商在宋朝并不少见。而在彼时的杭州,也涌现了很多女企业家。
“当时杭州最有名的茶楼在羊坝头,叫‘王妈妈一窟鬼茶楼’。这个王妈妈就是店主了,现在的说法就是女企业家。”傅伯星说。
此外,从《题太和楼壁》中可知,南宋时,杭州这家叫“太和楼”的酒楼,也是女掌柜经营的。
这样看来,杭州女企业家在经营方面确实有一手。也难怪在《梦华录》里,京城十二行总把头池蟠池衙内都跪求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这三位来自钱塘的女子留在东京,替他经营酒楼。
经商需要资金流转,赵盼儿如何把在杭州积累的商业资本,前往汴京取用?其实在宋朝,政府已经能娴熟地运用金融工具来解决财政转移的问题。
在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中有一片段,陈建斌饰演的宋太祖赵匡胤表示:“国内铜钱总量有限,且携带不便,于农工发展不利。我们应该效仿大唐的“飞钱”之法,许百姓存钱于京城,在各州便替。”
于是,就有了便钱务。各地的商人可以把钱存在便钱务,并换取相应票券。凭此票券,可以在各州换成现钱。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通商。
其实,中国最早的现金汇兑出现在中晚唐,就叫做“飞钱”,吴钩认为,唐代“飞钱”并不合法,但是宋朝的“便钱”,已是政府提供的合法金融服务。
所以,从当时女性的经商环境、政府的金融服务等方面可见,在宋朝当女企业家还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