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行走浙江看标志性成果”走进南浔 探访一块屏幕带来的教育变革

    天目新闻 记者 阮西内 徐雪纯2022-11-21 00:41全网传播量35.6万

    10月26日起,天目新闻、天目研究院推出大型新闻行动“行走浙江看标志性成果”,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浙里健康、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由浙江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带领00后学生行走探访、深入调研,天目新闻以视频直播和系列短视频报道的形式,近距离展现浙江新时代标志性成果以及其带来的喜人变化。

    这一次,新闻行动来到位于湖州南浔的菱湖实验小学下昂校区,深入了解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湖州实践(此前报道《“行走浙江看标志性成果”走进湖州 探访“优教共享”班车建设样本》)。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倪好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党员周怡清、廖文龙一起,探访一块屏幕带来的教育变革。

    探访当天,在菱湖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南浔区教坛新秀茹霞芳老师正纠正着603班学生的英语发音,而下昂校区(原菱湖三小)602班的学生也正通过远程视频,一起坐在教室内“共享”茹老师的课堂。无论提问、发言、师生互动,都能通过网络在两个班级之间实时、同步进行。

    下昂校区教导处主任、同步课堂负责老师姚明学介绍:“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通过同步课堂,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师的讲课,老师也在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中缩短了差距,提升了教学水平。”据了解,截至10月底,南浔区教共体学校间共完成同步课堂387节,网络研修175次,线下研修80次,师生参与人数达13000多人次。

    旁听了“同步课堂”的课程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党员周怡清感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先进性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样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廖文龙说:“两个不同地域的孩子能够通过同一张屏幕,共同聆听一位优秀老师讲课的时候,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我相信这一定能为学生和青年教师能带来极大的帮助。”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倪好表示,“数字技术串起了城乡资源,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同步课堂的实际效果,夯实教育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基础。”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