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起,天目新闻、天目研究院推出大型新闻行动“行走浙江看标志性成果”,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浙里健康、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由浙江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带领00后学生行走探访、深入调研,天目新闻以视频直播和系列短视频报道的形式,近距离展现浙江新时代标志性成果以及其带来的喜人变化。
这一次,新闻行动走进因竹林碳汇受益的安吉大里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方恺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生党支部党员周怡清、廖文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陈思源一起,近距离感受浙江生态富民成果。
在探访中,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村民阮根宝介绍,“以前我们出去打工,一年赚的钱只够温饱。现在因为村里环境好、游客多,我们办农家乐一年就能收入二十多万。现在又有了竹林碳汇,只要把竹林养好、管好,空气都能变成真金白银。
大里村村委会副主任应鸣杰提到,现在每年有30万的游客来大里村,外出谋生的村民纷纷“归巢”,村里的项目共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大里村85%以上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深入了解大里村的变化后,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廖文龙表示,在绿色生态的带动下,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大里村感受自然之美,这更加丰富了村民的增收方式,村民的生活也因此日益富足起来。“我们所畅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大里村达到了一种美妙的平衡。”
方恺认为,大里村通过生态惠民和生态经济耦合的方式,把竹林碳汇作为一个支点,撬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在安吉,像大里村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对此,浙江大学和安吉共建了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创新范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周怡清说,“通过一天的探访,我感受到浙江对生态文明的不懈追求,通过不断汇集各方科技人才,凝聚创新动能,我相信,未来浙江的绿色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