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商博物馆全新亮相!你想知道的浙商“秘辛”都在这里了

    潮新闻 记者 张源 周旭辉2025-06-05 04:11全网传播量121.1万

    浙商文化是浙江一张闪耀的金名片。位于杭州教工路149号的浙江工商大学内,有一座开放了10多年的浙商博物馆,经历了小半年的升级改造,最近重新开馆。在这个以“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为定位的博物馆中,不仅承载了跨越千年的商业文明基因库,更是持续记录着浙江民营经济的成长轨迹。

    浙商博物馆展品。 采访者供图

    升级后的浙商博物馆展陈,展馆亮点颇多。不仅增加了许多互动体验,还强化了精神叙事的多维表达。

    浙商“起点”展品是本次展馆重开的一大特色。许多人只看到浙商如今的商业成就,却鲜少人知其草根底色。宗庆后创业时是三轮车界的“带货王”,钟睒睒在成为“瓶装水一哥”前,是手握刨子的木匠师傅;南存辉13岁靠补鞋“搞副业”;李书福毕业后背着相机给路人当“摄影师”。据调查,70%的浙商出身农民,且大多学历不高,有的只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正是这份对改变命运的执着、对创业梦想的坚守,支撑着他们一步步打拼,铸就了如今的商业辉煌。“牢记来时路,才能走好将来的路。”浙商博物馆副馆长钭卓珍说,此次浙商博物馆重开,着重展现这些创业先辈的草根岁月,激励当下浙商不忘初心。

    李书福的创业起点——海鸥牌照相机。 采访者供图

    在浙商发展史上,成败皆英雄。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功造出新能源汽车的“温州第一能人”叶文贵,还有改革先锋、海盐衬衫厂的原厂长步鑫生,他们或许没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学模板”,但实打实给民营经济探了路、铺了桥,同样值得被后人铭记与敬重。浙商博物馆秉持“不以财富论英雄”的理念,把这些“虽败犹荣”的故事摆上台面,还原浙商发展的真实全貌,告诉所有人:创业路上,没有白走的路,失败同样是宝贵财富。

    上世纪九十年代,“温州第一能人”叶文贵成功造出新能源汽车。 采访者供图

    在馆内,记者还看到,许多浙商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曾经的安徽首富是阳光电源创始人曹仁贤,来自萧山;曾经的江西首富是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是台州玉环人。从义乌货郎拨浪鼓、“八大王”商品目录,到吉利卫星、万丰飞机、宇树机器狗、强脑仿生手、游戏科学悟空手办等当下硬科技实力代表展品,生动展现浙商从“鸡毛换糖”到“九天揽月”的跨越。

    “杭州六小龙”及其展品。 采访者供图

    展馆这次还藏了不少“彩蛋”。范蠡“富而有德”的牌匾、刻着十六两木杆秤(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碰上阿里的区块链技术,古今商道的诚信密码直接联动;“浙商群像”电子墙一次性展出500多位浙商的风采,堪称商业圈的“星光大道”;“品牌魔方”专区用趣味互动揭秘“名人、名牌、名企”的出圈秘诀,看完直呼“学到了”。未来,馆内还将不断更新内容,增加更多优秀浙商的展示,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浙商群体,深入了解浙商品牌生态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空缺一年多后,浙商博物馆选出新任理事长
    丰富展陈+互动体验,浙商博物馆即将焕新亮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