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了“杭州滨江啦喜街部分商铺关门”的帖子成了城中热点,对此潮新闻记者对杭州的美食街(城)进行了调查,是否正如网友所说的,杭州美食街(城)开始“没落”了?
啦喜街人气下滑,市场面临挑战
滨江啦喜街是在2005年左右自发形成的一个美食街区,发展至今有商铺380余家,其中餐饮店为大头,有160余家,其他还有服装店、娱乐场所、酒店旅馆等业态。
在啦喜街开店十余年的吴老板夫妻,见证了这条美食街的变迁,吴老板直言,最近啦喜街的人气不如早年。在他看来,是因为随着“地摊经济”的发展,不少原本在美食街的商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离开美食街,去投身了“地摊经济”;另外,美食街的商户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商户压力颇大,当他们要续租时会有些“怯步”。
但吴老板对自己的小营生,也非常有信心,虽然最近美食街的人气下滑,但是自家的生意,还是在有序进行,“我们做小吃的,也是要用心做事的,我们把食物做干净、做好吃了,客人还是很认可我们的。每天傍晚开始到晚上,我家的瘦肉丸、牛肉粉的销量还是很好,高峰期是要排队的。”
吴老板还开拓了抖音直播,每天晚上直播间都有上千人进来看,这种新式的引流方式,也给吴老板带来了客流。
啦喜街市场经理杨国田告诉记者,市场已经做了调整计划,“接下来,啦喜街将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小吃一条街’,一个是‘大排档区域’。将不同类型的美食业态,归入两个不同的区域。”
随着部分店铺的关闭,同质化的竞争也在减少,啦喜街同时也在引入新颖的美食形式,丰富街区。
杨国田表示,“啦喜街不会‘凉’,我们会做得更丰富,做出让顾客喜欢的美食街。”
市中心美食街的坚守与转型
啦喜街的负责人面对当下的形式,计划改变业态、整合资源来谋求发展。老牌美食街正在努力转型,在人流量超高的武林路上,D11食尚城和武林夜市的小摊主们又如何去发展?
D11食尚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1楼有52家美食档口,2楼则是有9家面积较大的餐馆。
去年刚进D11食尚城的谢老板在美食城内开了一家瘦肉丸店,他非常喜欢美食城的氛围,他觉得来这里的客人基本就是来吃东西的,是有效的消费群体,而且D11食尚城对商铺的品类有把控,同质化的现象较轻。
谢老板在贩卖瘦肉丸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鸡蛋仔的品类,“虽然说我们这个店铺很小,但是我也每天在思考,怎么扩大收入、提高收益。”
武林夜市作为杭州“夜经济”的代表,在2013年开街,300米的步行街也聚集了很多美食。武林夜市总经理叶连忠认为,打造“网红效应”是关键。夜市内,售卖芋泥甜点的网红“饭卡儿”全网粉丝已有300万。
晚上6点半,潮新闻记者来到这家网红摊位前,即使饭卡儿和团队工作人员还在准备食物,前来打卡的食客也冒雨早早排起了长队。
当下短视频和直播是趋势,武林夜市出政策、发设备、办培训,鼓励所有商户朝互联网进军,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打造“网络夜经济高地”,将更多人引入夜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