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急救援体系,筑牢清凉峰安全屏障

编辑于2025-08-04 12:20 

夏季炎热,清凉峰作为避暑胜地,游客们纷纷涌入寻找清凉。

7月27日傍晚17时44分,清凉峰镇接到临安119及110指挥中心警情,浙川村十门峡景区有一批游客迷路,需要紧急救援。经镇指挥中心核实情况后,随即派出清凉峰镇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浙川村民兵应急分队和十门峡景区安保部等首批救援力量先行前往,并协同昌化派出所、狼行公益救援队、红十字急救侠等后续专业力量一同开展增援。

这批游客均为来清凉峰镇浙川村避暑,由于误入未开发林道导致在荒僻区域迷了路,随即报警并原地等待救援。

救援力量分两组开展行动,以游客手机没电前发来的最后定位为参考开展搜索。由于失联地点为十门峡景区未开发区域,山路险峻、荆棘密布、林木浓密,为救援增加了难度。19时30分左右,救援人员克服困难在山林中与迷路游客会合,经检查身体无碍后,由救援队护送其原路回撤;半小时后,所有人员安全返回,本次救援行动无人员伤亡。

清凉峰镇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随着户外旅游热度攀升,游客逐年增加。针对山地、水域救援这一民生要事,清凉峰镇构建了“预防-联动-处置”三位一体的救援体系。

一是强化风险预警与隐患排查

在大明山、十门峡景区等已开发地区设立显眼提示牌,详细标注山区、溪流等风险点,提醒进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增加警示牌,明确保护区范围,防止游客擅入误入;在太子尖周边加强林道等项目建设、增设志愿岗,从源头上减少险情发生。发挥护林员劝导作用,组织网格员加强巡查。

二是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

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以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局为指挥中枢,清凉峰镇平安办(应消站)为指挥小脑,以清凉峰镇村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昌化派出所、狼行公益救援队、红十字会、大明山景区安保部、十门峡景区安保部等多部门社会组织为手脚力量的联动作战体系,共同编织起清凉峰镇的救援网。

三是科学开展应急处置

待收到救援信息后,公安、应急局立即下达指令并联动上述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响应,对于未失联的迷路人员,由当地村民、志愿者群众等作为向导,积极通过视频指引、微信位置共享等简单方式指引前往最近出山口;对于受伤、失联等其他人员,快速投入无人机、热成像仪以及搜救犬等各类装备搜寻人员。

成效

2024年清凉峰镇累计开展各类救援61次80余人次。通过积极宣传和告示预警,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救援17次24人次,救援次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8%。

安全提醒

敬畏自然,恶劣天气下出行务必谨慎;登山徒步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经验,避免选择过于危险,或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区域,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来源|清凉峰镇

审核|程志强

编辑|郑露丝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