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浙里发展路,寻迹百村新景图。”7月16日,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话浙里”实践团走进诸暨山下湖镇,以“直播+调研”双线并行,解码珍珠产业升级密码,探寻“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智慧,在千年珠乡奏响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
7月的诸暨新长乐村,水塘波光与直播间灯光相映。走进村落,首先映入实践团成员眼帘的是新长乐村文化礼堂、珍珠直播基地。在这里,讲解员热情介绍了新长乐村珍珠产业的前世今生,忆起往昔“采珠靠手捞、卖珠靠走街”的日子,又不免感慨现在的手机直播、电商微商的兴起:“镜头一转,全国买家都能看见咱村珍珠的亮!”大家细记电商带来的改变——物流提速实现“上午采珠、下午发货”,也关注着村民对直播“流量密码”的摸索。
离开村子,团队来到附近的华东国际珠宝城,向商户们了解市场近况和电商影响。“现在线上订单多了些,但主要还是靠线下批发。”商户们回应着成员的提问,“就是对怎么跟上电商的新趋势,心里还没底。”一位做了二十多年珍珠生意的店主指着货架上的饰品说:“你们年轻人懂行,多给我们支支招,让这老产业能更有奔头。”村民与商户的话,让调研笔记里的产业轮廓渐渐清晰,也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珍珠业在电商浪潮中的探索与期待。
团队一行人走进润和珠宝,有幸采访到了润和珠宝总经理。经过访谈,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到润和珍珠品牌发展历史以及背后的产品优势。润和珍珠一开始只进行养殖生产,由于最初珍珠属于管控商品,无法自由销售,直到市场逐渐放开后才开始形成批发体系。随着年轻的新鲜血液加入品牌,以及社会对高消费品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今已发展出较为完善的珍珠销售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注重产品品质和技术积累,拥有成熟的养殖和加工工艺,确保珍珠品质稳定且具有竞争力。相比较新进入珍珠产业的其他品牌,企业在经验和产业链完善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何先生作为“珍珠第一村”新长乐村的优秀乡贤,他也向我们分享了新长乐村的珍珠发展历史。新长乐村珍珠产业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养殖到后来的加工和销售,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新长乐村是浙江唯一专门从事珍珠养殖的村庄,村里具备长期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因此,润和珍珠也开展了企业、村庄、村民合作模式。何先生作为从村里走出的创业者,积极参与村内公益事业,如资助爱心食堂、关爱关心协会等,主要以捐资等方式回馈家乡为主,同时村中老人慰问和大学生奖励等项目也在不断发展。
面对现如今流行的电商与直播销售模式,润和珍珠也有自己的策略。企业在销售端积极适应电商趋势,虽不直接参与直播带货,但为电商从业者提供成品供货服务。润和珍珠品牌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加工成品,并依托稳定的加工能力和产品分类体系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最后,何先生针对如今行业形式,主要从实体经济回归、品牌建设、互联网与AI技术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润和珍珠未来发展规划。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珍珠产业的建议与看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品质与诚信,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品质、杜绝售假、精益求精,带动整个小镇共同发展。 其次就是提升就业率,希望所有珍珠从业者共同努力,让每家每户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持续推动地方经济提升。
回到文化礼堂,聆听何书记为我们讲述新长乐村珍珠产业的前世今生。“我们通过‘珍珠共富工坊’链接养殖、设计、直播全链条,让村民既是生产者也是创业者。”村书记何立新的一席话,道出了“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以产业发展促进矛盾化解,以共同富裕凝聚治理共识。
在文化礼堂的珍珠直播基地,实践团成员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蚌盲盒”直播。从单珠蚌中取出直径12mm的“爱迪生珍珠”,到多珠蚌里收获32颗形态各异的淡水珍珠,直播间观众随着蚌壳开启的瞬间惊呼连连。“天然无核珍珠的形成概率仅3%,但每一颗都是自然的馈赠。”团队成员现场科普珍珠养殖知识,演示从开蚌、取珠到抛光的完整流程,吸引超2千网友在线围观。
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感受到,产业升级与基层治理的“双轮驱动”,正是诸暨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我们将用数据说话,让‘枫桥经验’与数字经济碰撞出新火花。”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平台,推动更多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新农人”。
从华东国际珠宝城的璀璨展厅,到新长乐村的文化礼堂,从AI筛选的智能车间,到直播基地的“寻宝现场”,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产业脉搏,用镜头记录振兴图景。正如山下湖镇“珍珠博物馆”墙上的诗句:“一粒珠蚌藏日月,万顷碧波孕乾坤”,当千年珠乡遇上青年力量,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书写着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浙商大经济学院共话浙里实践团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