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北疆:碧波漫过万年石语

    2025-07-20 00:33 浙江宁波

    魔鬼城、五彩滩和禾木村的视觉盛宴,让我们对后续旅程充满期待。第四天清晨,大巴一路疾驶,直抵向往已久的喀纳斯湖。

    踏入景区,一汪深绿色的湖水跃入眼帘。看惯了太湖、西湖的清透,眼前这绿,陌生得令人屏息——是浓稠的、化不开的乳绿色,它像一块巨大的温润翡翠,安静地躺在阿尔泰山的怀抱中。

    湖水清澈得惊人,阳光直透水底,卵石纹理清晰可见;岸边的松林和远处雪峰的尖顶,清晰地倒映在乳绿色的水面上,形成上下对称的奇幻景象。

    沿着湖边木栈道缓行,脚下厚实的木板吱呀作响;细小的波浪带着雪山融水的凉气,不停地拍打岸边的碎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是湖水均匀的呼吸。

    偶尔有游船驶过,划开宁静的水面,拖出长长的白色尾迹。有人好奇地提起“湖怪”传说,导游笑着解释:“哪有什么水怪,不过是水里的大红鱼扑腾着抓小鱼呢!”

    G219国道0公里纪念广场

    恋恋不舍地离开湖边,前往G219国道0公里纪念广场。享用完北疆风味的午餐后,便赶往喀纳斯的著名观景点——观鱼台。

    观鱼亭

    观鱼台位于哈拉开特山顶,海拔2030米,要爬1068级木阶。山顶有座造型别致的亭子,据说这里是寻觅“湖怪”踪迹的最佳位置,故名“观鱼亭”。 

    站在山顶,北疆壮阔的自然画卷毫无保留地撞进胸怀,让人真切感受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喀纳斯湖终于现出它的全貌:像一弯巨大的、温润的翡翠,被层峦的山谷环抱。 

    湖水颜色层次分明:近岸是透亮的祖母绿,随着水深,渐变为深邃的蓝绿,湖心则是化不开的墨蓝。环绕湖泊的原始森林,像厚厚的绿色绒毯,从湖边一直铺展到远方雪峰的脚下。

    山风拂面,吹走了杂念,心中只留下开阔与安宁。带着震撼与不舍,我们沿着栈道下山,去探访喀纳斯河下游的“三湾”。

    神仙湾

    乘景区车先到神仙湾。听说清晨这里薄雾缭绕,如同仙境。可惜我们到的时候已是下午,阳光明媚,没看到传说中的仙气。

    河畔地势开阔,有大片湿地和草甸,一群奶牛正悠闲地吃草,对游客毫不在意,一派北疆牧场的自在景象,引得众人纷纷拍照。

    月亮湾

    沿河边木栈道前行,喀纳斯河在这里优雅地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弧线,形如新月,故称“月亮湾”。

    碧绿的河水静静流淌,河床某处据说有块形似巨大脚印的浅滩,被附会了嫦娥奔月、成吉思汗西征等种种传说,为这方山水平添了几分神秘。

    卧龙湾

    再乘车前行,便是卧龙湾。河中心有座草木葱茏的小岛,轮廓活像一条巨龙静卧在碧波中——高昂的龙头、蜿蜒的龙身,甚至隐约的龙爪、龙尾都栩栩如生,“卧龙湾”由此得名。

    当晚下榻在景区边的小木屋旅馆。房间不大,却干净整洁。松木墙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北疆清冽的空气里,闻起来格外清爽。

    次日清晨,前往布尔津附近的石城。车行途中,广袤的戈壁滩单调地延伸,只有几丛骆驼刺顶着烈日风沙,倔强地开着星星点点、几乎被黄沙掩埋的小黄花,无声述说着生命的坚韧。

    到达石城,只见连绵起伏的丘陵上布满了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巨石,规模宏大,俨然一座洪荒时代遗落的露天奇石博物馆。

    这些沉默的巨石,不知经历了多少万年的烈日暴晒、狂风侵蚀与霜雪磨砺:有的如蹲伏的巨兽,有的似刺破苍穹的刀剑……它们粗粝、原始,充满野性的力量,与江南园林里那些精心雕琢、充满文人意趣的假山石截然不同——这是大地的筋骨与血肉,是洪荒之力最直接的表达。

    穿行其间,高耸的巨石投下的阴影带来短暂的凉爽。但被阳光烤得滚烫的岩石所散发出的燥热,依旧包裹全身,让人真切感受到此地环境的恶劣。

    离开时回望,这片无垠的石海如同大地裸露的铮铮铁骨,任凭烈日烘烤,风沙磨砺,始终沉默而坚定地屹立,成了这片荒凉中最顽强、最撼动人心的存在证明。

    午饭时分,一则消息打破了旅程的余韵:新疆多地突发疫情,正在蔓延。没有半分犹豫,我们立刻改签机票,决定提前两天“逃离”这片刚刚开始沉醉的土地。这样,那拉提草原无垠的绿意、赛里木湖宝石般的澄澈,就像一幅刚刚展开的山水长卷,还来不及细细品读,就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合上,徒留下未尽的风景……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