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集成电路领域突出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协同效应,海宁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三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领域)核心区,泛半导体成为海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为助力打造“电子级”人才服务生态圈,推动泛半导体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海宁市政协走进泛半导体产业园,实地考察去年协商会推进建设的人才公寓,详细了解基础设施提升和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情况,聚焦“打造‘电子级’人才服务生态圈,建设产才融合共进新生态”开展专题协商。海昌街道委员履职小组成员、工商联和无党派界别委员与相关部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协商。
“优先建立‘电子级’人才信息库。”市政协委员、信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蒋喆佶提出,将人才政策与企业贡献度挂钩,优先培养新品开发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
市政协委员、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张少民建议,优化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准对接企业创新需求。
市政协委员、中元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良认为,要加快推进融杭接沪的交通一体化进程,完善举措降低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成本。
市政协委员、宇力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寅宇建议,优化交通组织,系统规划静态交通设施,提升园区路网通行能力。
“强化政策宣传,优化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市政协委员、国科光芯(海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伟呼吁。
市政协委员、福波斯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黄建东提出,对人才进行综合分析,完善适合高端人才的生活服务配套。
市政协委员、汇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苏珏建议,整合资源构建精准匹配的数据库,完善高品质商业与文化休闲设施,为人才交友创造场景。
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俞珩认为,产业园区应积极孵化兴趣社群,成立园区人才俱乐部,定期举办活动帮助青年人才拓展资源。
“拓展小候鸟托班的服务时段,增加周末托管等服务,让人才安心扎根。”市政协委员、市政协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金世超说。
市政协副主席沈思阳建议,提升软件服务,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水平;推进硬件配套,分类解决交通设施、生活配套等问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共建“电子级”人才服务生态。
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现场回应。“将认真梳理、积极吸纳协商建议,逐项推进落实。”海宁市委常委、海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陆斌峰表示,将启动“电子级”人才服务1410品牌行动,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加速人才聚集,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现场,委员企业认领青春同“芯”交友服务项目,并开展“幸福接力棒”交接仪式。项目后续将推出红娘入企、幸福专列等联谊活动,精准服务青年人才需求。
市政协主席周红霞说,要紧扣“教科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要求,聚焦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可持续导向,抓好开发区“产才融合”文章。市政协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关注人才工作,用心用情助解难题,让海宁这张“芯”名片越来越响亮。
作者:周洁、蒋蕊瑶
来源:联谊报
制作:蒋蕊瑶
浙江政协同心苑
浙江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