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园|余杭农商行营造的“和润幸福家”——百姓家门口的好风景

编辑于2025-07-08 01:27 浙江杭州

昨天上午十点,手机闹钟声响起,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的李阿姨立刻放下菜篮子,手指飞快地点开屏幕——这可不是做饭的提醒,而是抢和润幸福家公益课的“关键一刻”!“非洲鼓课20个名额,10秒就抢空了!幸亏我手快。”李阿姨自豪地说。

在和润幸福家,这样“掐点抢课”已成为许多临平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临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余杭农商行打造的这个金融惠民综合体,正用一场场“10秒抢空”的热潮,把金融服务变成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从翰墨飘香的书画课堂,到热闹便民的公益集市;从“爱心接力积分+爱心超市”,到互助循环的“热公益”,这方没有玻璃隔阂的“城市会客厅”,生动演绎着“政府搭台、银行出力、百姓得实惠”的临平新风景,也将成为临平的好风尚。

金融服务,成了邻里 “贴心人”

融入临平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润幸福家被赋予了特别的使命:让金融为民的“活水”真正流进社区生活的“田”。“我们是根扎本土的地方银行,用心服务好街坊邻居,就是最大的生意经”,余杭农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坚守三个“不”:不推销——场馆内绝不主动营销金融产品;不收钱——所有课程、设施、服务统统免费;不敷衍——银行员工亲自跟进,服务贴心不外包。

开放一年来,书画室、舞蹈房、共享茶室人气满满,已开设书画、歌舞、健康等30多门公益课。创业者能免费使用共享办公区,居民们也能通过预约来打乒乓球、跑步健身。如今,这里成了临平居民爱去的“打卡点”:白天,书画室里有老人挥毫泼墨;夜晚,传来年轻人弹唱吉他的旋律;周末,健身区总是活力四射。金融服务的温度,就在这满满的烟火气里。


“逢九”之约,暖心服务准时达

每月29号是“9久惠会”公益集市开市的日子,也是许多临平老人日历上画着红圈的日子。理发师桃红姐熟悉每位老顾客的发型喜好,缝纫摊的廖阿姨总不忘把裤脚缝得格外牢。最受欢迎的是那个随季节变换的茶饮台——春天是花果茶,夏天有冰镇酸梅汤,秋天飘着菊花香,冬天暖着红糖姜茶。这份暖意也延伸到了农商行的各个支行:专设“长者服务窗”,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代办杭州通“长者卡”,方便出行。

每月9号“敬老日”,支行营业厅还会变身“便民服务站”,提供理发、修鞋等贴心服务。有老人乐呵呵地说:“现在每月9号就盼着去银行!理发、修鞋、量血压,样样都贴心。喝口热茶,办点小事,还能跟老朋友聊聊天,真当舒心!”


互助接力,让爱心循环起来

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感召下,和润幸福家凝聚了一批热心的志愿者:有传授书画技艺的银发长者,有抱着吉他教年轻人弹唱的音乐老师,有农商行员工的家属巧手缝纫,还有“临平工匠”提供专业理发。这些来自街坊邻里的普通人,因为一份共同的善意聚在这里,用免费教学和“五小”便民服务温暖着社区。为了让这份爱心持续流淌,综合体创新推出了“爱心接力积分+爱心超市”,志愿者付出的服务变成积分,可以在超市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这种“今天我帮你,明天人帮我”的互助模式,让免费课程、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实现了自我运转。小小的积分,让无形的善意变得实实在在,在社区里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付出有回报、爱心能传递”的温暖循环。

傍晚时分,和润幸福家灯火通明。书画室里,老人们正专注临帖;隔壁教室,欢快的非洲鼓点阵阵传来……这里没有冰冷的玻璃柜台,有的只是抢课的热闹、茶台的温情和集市上精准满足需求的贴心服务。

正如一位居民感慨:“在这里,银行服务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知道你爱喝什么茶,记得老朋友啥时候会来。”当政府的惠民政策遇上银行的用心服务,老百姓的幸福就有了最真实的模样——它藏在抢到心仪课程时的笑声里,融在手捧一杯应季养生茶的暖意中,更映在邻里相聚的“幸福图景”里。(余商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