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鱼塘和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110KV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就是蓄势腾飞的肇庆端州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
随着6月18日
端州·高要产业协作区合作协议的签署,
这片热土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
吸引着优质企业纷至沓来。
优美环境+科学规划
促成搬迁
7月1日,记者走进菲舍卡勒机床(广东)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崭新的数控机床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认真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确保产品质量。
这家从佛山搬迁至肇庆端州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仅用11个月便完成从签约到投产的全过程,2025年上半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全年目标直指亿元大关。公司总经理陈宜感慨:“双龙的环境、规划和服务,让我们决定扎根于此。”
菲舍卡勒机床主营高精度数控机床,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原址在佛山的企业因产能扩张需搬迁,陈宜坦言,考察多地后,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优美环境和完善配套令人眼前一亮:“园区规划整齐,生产氛围舒心。”更让他意外的是政府的服务效率,“从我们签约后,所有的担心都不是困扰。有专人负责跟踪,全程跟进代办手续。”建设用地“拿地即开工”,配套保障同步到位,使建设周期从计划的14个月压缩至11个月。
“双龙速度”:
基建+服务打造产业高地
菲舍卡勒的“超预期发展”的背后,是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服务。近年来,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决执行市、区经济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双龙片区建设,加速全面实现“七通一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端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园区基本实现“六通一平”,有力推进水、电、路、气、学校等一批重点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目前48条道路实现通车,110KV输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双龙给水管网已全线接通,保障性住房、创业孵化基地、智能终端厂房等一批配套设施投入使用。
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创业孵化基地。植建麟 摄
同时,持续建立健全的代办和跟踪服务机制,对引进项目各个环节实施全程引导、协调和代办服务,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双容双承诺,推动企业项目实现“先建后验、直接落地”,强化园区土地供应保障,稳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前做好土地平整,“拿地即开工”最大化缩短项目周期,坚持问题导向,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企业困难及时解决,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园区企业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产。
目前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已进驻产业项目172个,其中主导产业98个,超亿元项目87个,超10亿元项目7个,目前已投产113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专精特新企业18家。
“深扎做精”:
政企同心共谋长远发展
“短期目标是建成数字化智能车间,长远规划是在这里深耕发展。”陈宜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既来自企业自身的实力,更源于开发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随着端州高要产业协作的深入推进,双龙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加速崛起。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秉持“园区为母、企业第一”工作理念,持续建立健全的代办和跟踪服务机制,对引进项目各个环节实施全程引导、协调和代办服务,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与服务效能,助力更多企业像菲舍卡勒一样“落地即奔跑”,为端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南粤
广东经济科教《聚焦南粤》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