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象山县紧扣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目标,聚力打造“红社领航”党建品牌,激发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小组织”发挥“大力量”,日前,县政协围绕“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展协商议政。
会前,县政协组建课题组深入调研。当前,象山已实现县、镇街二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覆盖,高标准建成象山“益园”2.0版,18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实体化运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在统筹推进、效能发挥、机制保障、共建共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会上,县委社工部、县民政局介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县政协社法委负责人代表课题组作主旨建言。委员们从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县政协委员、墙头镇党委副书记陈峥玙认为,要优化镇街“一站双中心”功能,组建社会组织联合会,强化资源信息调度,引导社会组织更加贴合群众需求、更好服务发展。
县政协委员、丹东街道万象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海月提出,推广点单式服务供给模式,保障社区社会组织服务阵地,助推社会组织在社区常态化活跃。
“加大社会组织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县政协委员、县绿丝带志愿者协会理事长郑江呼吁,引导社会组织更多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助推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服务群众。
县政协委员、丹城六小校长徐亚青认为,应从需求端出发,畅通需求反映渠道,推动社会组织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
县政协副主席梅旭东提出,加强政策、资金、人才保障,让社会组织发展起来;引导参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社会组织活跃起来;优化管理服务、促进协同发展,让社会组织规范起来。
副县长石赟甲点赞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表示要继续锚定好方向、明确好路径,系统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增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和质效。
县政协主席俞骏说,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引导社会组织更有为、更有位。务求实效,规范发展、创新方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汇聚合力,政协委员要持续聚焦社会组织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协商建言,凝聚共识合力,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吕茂盛、周霜
来源:联谊报
制作:周霜
浙江政协同心苑
浙江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