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飘萍小学 601 徐晨轩 指导老师:郭君君
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明亮的展柜前,望着那面历经岁月洗礼的五星红旗初版图旗,时光仿佛回到了1949年那个意义非凡的时刻。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它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国家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而这面凝聚
着无数人心血的国旗,背后藏着一位普通设计者曾联松的动人故事。
那年夏天,征稿启事登上报纸,在上海工作的青年曾联松看到后,内心激动难平。他深知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当即决定参与设计。回到家中,他找来红纸作底,用黄纸剪出一个个五角星,在狭小的阁楼上反复摆弄、构思。然而,设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无论他如何排列组合,总觉得缺少了那份应有的庄严与灵动。那些日子,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废弃
的纸星,就连吃饭、走路时,手中都握着剪刀,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设计方案。
一个静谧的夏夜,楼下孩童清脆的歌声随风飘来:“天上星,亮晶晶……”曾联松下意识地推开窗户仰望星空。深邃的夜幕中,繁星点点,众星拱月的天象之美瞬间触动了他的灵感。他的眼中闪过光芒,仿佛抓住了关键所在。他连忙回到桌前,将大星调整到左上角,四颗小星呈弧形环绕。经过反复推敲,他赋予了图案深刻的寓意:大五角星如同领航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分别象征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簇拥着光明未来,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阶级团结一心,共建新中国。
此刻,眼前展柜里的初版图旗虽已褪色,但旗面上错落有致的五颗金星依然闪着永恒的光芒。望着它,我仿佛看到了曾联松窗前那彻夜不眠的灯火,感受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与热爱。当熟悉的国歌响起,飘扬的红旗仿佛在诉说:这是人民亲手绘制的图腾,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共同托起的闪耀星辰。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与红旗同色,它是红旗的一角。每当面向国旗敬礼时,我不仅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温度,更能触摸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脉搏。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东阳市飘萍小学小记者站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