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每日法律资讯,知天下法律大事,欢迎关注国咨法听
【高层法治动态】
【最高检:加强刑检基本职能建设】
近日,全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指出,要重点抓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依法监督和规范侦查环节刑事“挂案”清理专项工作和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刑事诉讼监督工作。要培养组建一支优秀诉讼监督队伍,加强刑事诉讼监督理论研究,推动刑事诉讼监督持续健康发展。(来源:最高检)
【国咨说】
此次全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经验交流座谈会的召开,为刑事诉讼监督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专项监督、借助科技力量、强化队伍建设、深化理论研究,不断推动刑事诉讼监督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热点】
【湖南:刷单获利87.7万,两人犯虚假广告罪获刑】
据报道,廖某、赵某合伙运营多个刷单平台APP,通过虚假交易与虚假好评,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非法获利高达87.7万元。临湘市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廖某犯虚假广告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赵某犯虚假广告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咨说】
这一案例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对于商家来说,诚信经营是立足市场的根本。试图通过刷单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刷单行为的监测和惩处机制,维护平台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虚假的好评和销量,在购物时要多方面了解商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北京:包装空壳公司骗取国家高新技术补贴终获刑】
据报道,以王某某为首的团伙先收购没有实际经营的空壳公司,并为其购买软件著作权证书,对公司进行“精心加工”,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补贴。经查,王某某团队骗取补贴共计800余万元,李某某非法骗取高新技术补贴款共计50余万元。经朝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某等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至3年3个月不等。李某某诈骗案经法院一审和再审,最终获刑10年。(来源:法治网)
【国咨说】
以王某某为首的团伙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补贴案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件,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市场公平秩序。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为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树立了典范,而防范骗补行为的发生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际热点】
【韩国:艺人文某一承认性侵中国女子,或将判七年】
6月18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第26刑事部,对文某一等三人违反《性犯罪处罚等特例法》(特殊强奸)的指控进行一审,文某一在涉嫌性侵案的一审中承认了全部特殊强奸罪名。据韩国检方指出,文某一在意识到受害者为外国人后,为避免追捕,特意安排出租车在犯罪地点以外的位置被拍到,有明显逃避追查的意图,难以认定为意外犯罪。检方还强调,虽文某一自称自首,但从案件实际情况来看,其行为性质恶劣,不应从轻量刑。已请求判处三人7年有期徒刑。(来源:半岛晨报)
【国咨说】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文某一等三人涉嫌特殊强奸案的审理,是正义与罪恶的一次较量。法律的天平不会因为犯罪分子的任何手段而倾斜,正义终将得到伸张。这起案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性犯罪的危害,以及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学者观点】
【杨勇(武汉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自主化决策算法加剧了算法系统出现重大误解的风险】
相较于一般交易场景中的重大误解,算法合同重大误解呈现较多特殊性。算法用于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对合同订立的介入度降低,相对人更不易察觉交易异常状况。自主化决策算法加剧了算法系统出现重大误解的风险。无法借助代理法规则解决算法合同重大误解问题。风险归责思想对于解决自动化算法中的重大误解,仍具有重要价值,但可能会忽视信赖保护价值。对自主化决策算法而言,风险归责思想意义有限。算法作出的决策,偏离算法使用人的预期,构成动机错误,并非排除算法使用人基于重大误解撤销权的正当理由。相对人不存在合理信赖时,在能够实现算法使用人真意保护与相对人信赖保护平衡的基础上,可赋予算法使用人以撤销权。与此同时,自动化算法使用人应对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损失承担基于过错的损害赔偿责任,自主化决策算法使用人则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来源:《东方法学》2025年第3期《算法合同重大误解的救济机制》)
【国咨说】
算法合同重大误解的特殊性给法律适用和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解决算法合同重大误解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交易中的法律规则和方法,而需要充分考虑算法合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赋予算法使用人撤销权的同时,要平衡好算法使用人真意保护与相对人信赖保护的关系,合理确定算法使用人的责任。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算法合同的监管和规范,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公平,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期资讯团队】:
资讯编辑:张一诺 任鹏鸽
国咨说:律师陈冬梅
【服务热线】如需咨询法律问题,可私信留言评论沟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咨说法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