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炽热的阳光穿透湖畔的晨雾时,我已坐上了前往莱茵瀑布的大巴。这个被誉为欧洲流量最大、最为壮观的瀑布,正等待着我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在这之前,我曾两次游览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也到过黄河壶口瀑布,对观瀑的体验和乐趣并不陌生,但此次莱茵瀑布之行,我仍然期待着能带来全新的感受。
从卢塞恩出发,乘坐大巴一路前行,田园风光、纯朴小镇从车窗外一一掠过,无边的景色目不暇接,满目可及的乡村沃野,是大自然精心描绘的油画,翠绿的草地如柔软的绒毯,点缀其间的木屋有着童话般的轮廓,时而还能看到悠闲吃草的马牛。距离瀑布越来越近,心中的悬念也愈发强烈。抵达瀑布景区以后,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巴,我心里就明白了这个景点的热门程度。
此时的阳光虽已热烈,但沿途林荫道带来的清凉,让人倍感惬意。漫步在莱茵河畔,临河的民房错落有致,居民们悠然自得地在自家小院里活动。偶尔能看到几只鹭鸥在空中盘旋,绿头鸭在河面上嬉戏,清水鱼在水中穿梭,这宁静悠闲的画面,使我不由得联想起苏轼刚到杭州访孤山时写的“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诗句来。
沿着斜坡向下走了几分钟,来到了莱茵瀑布的入口。还未见到瀑布真容,便先听到了对岸的轰鸣声,仿佛千军万马在奔腾。穿过一片树荫,眼前豁然开朗,开阔的河流,遥挂的瀑布以其壮观的气势展现在眼前。团友们争相跑到栏杆边,留下与瀑布远景的合影照。
莱茵瀑布大约形成于1万4千年前到1万7千年前,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它不仅是莱茵河上的璀璨明珠,更是欧洲瀑布中的“王者”。在欧洲众多瀑布中,莱茵瀑布以其巨大的水流量和独特的地理风貌脱颖而出。
相比挪威的朗厄瀑布,后者以其高达607米的落差令人惊叹,有着一种高耸入云的壮美,但莱茵瀑布的宽度和流量却远超朗厄瀑布,莱茵瀑布平均宽度约150米,在水量充沛时,每秒的水流量可达700立方米,那种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气势,是朗厄瀑布难以企及的。
而与意大利的马尔莫雷瀑布相比,后者有着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独特景观,但其水流相对较为分散,缺乏莱茵瀑布那种集中爆发的雄浑力量。
与欧洲的其他更小的瀑布比起来,莱茵瀑布也许不及它们纤细柔美,却有着雄浑壮阔的气势,仿佛是大自然用尽全力奏响的激昂乐章。
在第一个瀑布观景台稍作休息后,十一点左右我开始乘坐游船游览莱茵河。游船缓缓驶出码头,此时的莱茵河水面平静,两岸绿树成荫,纯朴的民舍点缀其间,不时能看到在岸边树林下徒步游河的人。不一会就来到一块大石头耸立的地方,船长说这就是瑞士与德国的边境线。原来这两个国家在莱茵河上如此边界“模糊”呀,难怪我之前一直把莱茵瀑布当作是德国的,可能也是受了一些网文的误导吧!
莱茵河是欧洲境内的“黄金水道”,全长约1320公里,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多个国家,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它不仅是欧洲重要的航运通道,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也是欧洲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莱茵河上最耀眼的自然景观,莱茵瀑布就像是镶嵌在这条璀璨项链上最夺目的宝石,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它的风采。德国音乐家舒曼为莱茵河写下了传世经典《莱茵河交响曲》。诗人荷尔德林对莱茵河的痴迷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写下了著名的《莱茵河颂歌》。诗人海涅曾创作了以莱茵河为背景的叙事诗《罗蕾莱》,讲述了女妖罗蕾莱的传奇故事。
沿着莱茵河流域,分布着众多古老的城堡、中世纪的小镇和历史名城,每一处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离莱茵瀑布几公里的地方就有个城堡,那便是沙夫豪森古镇的梅诺古堡。这座环形要塞建于1564年至1589年间,是小镇的象征,即使在几公里外也能清晰看到。
梅诺古堡与莱茵瀑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梅诺古堡的士兵们站在高耸的塔楼之上,俯瞰着莱茵河的一举一动,莱茵瀑布的轰鸣声成为他们警惕外敌入侵的天然警报声。想象着每晚九点,塔楼中的哨兵敲响梅诺钟,那钟声回荡在古镇上空,成为城门和酒馆关闭的警号,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充满了神秘的历史韵味。
如今,梅诺古堡作为历史文化遗迹,与莱茵瀑布共同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一个展现着人类智慧与历史的厚重,一个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者相互映衬,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壮观的莱茵瀑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伟大的诗人歌德曾四次到访此地,每次都被其震撼人心的美丽所折服,留下了“大美无言”的赞誉。这简单的四个字,道出了莱茵瀑布无需过多言语修饰的自然之美。
除了歌德,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也曾被莱茵瀑布的魅力吸引,他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长诗中,通过对莱茵河和莱茵瀑布的赞颂,加深了对社会罪恶的揭露,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憧憬。在工业革命时期,莱茵瀑布还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地质变迁和水力资源的重要对象,它见证了人类对自然不断探索和认知的过程。
游船继续前行了一段以后开始返回,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游河,让我感受到莱茵河上游温润抒情的一面,既惊叹于它的碧波如翡翠一般的明艳,也诧异于它缓缓流淌如绵羊一般温顺。观瀑之前的游河作为一个前奏,算是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它和接下来的近距离观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当我们的游船驶过城堡脚下,越靠近瀑布区,水流越变得湍急起来。河水拍打着船身,发出“哗哗”的声响。
当游船越过一道道汹涌澎湃的波涛,将要靠近那两块巨石时,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此时,感觉自己乘坐的游船越来越渺小,而瀑布在视野中却越来越大,轰鸣声也愈发震耳欲聋。这时我看到了围着主瀑区其实有不同角度的观景平台。有一部分人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俯瞰莱茵瀑布,也有的游客是站在城堡上遥望,更多的人则是在城堡下面的几条栈道上平视或仰视。
只见瀑布扬起的浪花如一条条巨龙,奔腾着冲向礁石,激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阳光洒在水雾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强大的水流冲击力,仿佛能感受到大地都在颤动。靠近瀑布的观景平台,飞溅的水花不时打在游客的脸上,他们纷纷伸手触摸那飞溅的水花,仿佛能触摸到大自然的脉搏,感受到它的力量与活力。
排在我们前面的游船从瀑布正驶出后,终于轮到我们的游船驶近最激烈的瀑布区。第一次冲击瀑布,游船从左侧靠近。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巨大的水雾便扑面而来,瞬间将全身弥漫。那汹涌的水流如万马奔腾,从高处倾泻而下,撞击在礁石上,溅起数米高的水花。船身在水流的冲击下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这强大的力量吞噬。那种震撼与惊险,是站在岸边观赏完全无法体会到的。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水幕,耳边是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这磅礴的瀑布。
回想起之前观赏黄果树瀑布,站在观景台上,虽然也能感受到瀑布的壮美,但更多的是一种远距离的欣赏,黄果树瀑布的水流轻盈飘逸,如白练悬挂山间,隔着一定距离,能清晰地看到瀑布的全貌,感受它的秀丽与灵动;而黄河壶口瀑布,站在岸边,能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势,那黄色的水流裹挟着泥沙,展现出一种粗犷豪迈的力量,但同样是隔岸观瀑,缺少了与瀑布亲密接触的刺激。而此刻在莱茵瀑布,置身于游船之上,被瀑布的水雾和水流包围,身临其境的惊险与刺激,使得每一根神经都紧绷起来。
还没从第一次的刺激中缓过神来,游船又调转方向,从右侧再次冲击瀑布。这一次,我有了些许准备,但依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近距离看着那飞溅的水花,感受着水雾中夹杂的丝丝凉意。那每一滴水都饱含着自己的激情,在恣意纵横中奔腾,在尽情挥洒中地跳跃。
游船在水流中艰难前行,时而被推向左,时而被挤向右,每一次晃动都伴随着游客的惊呼声。当游船离瀑布更近时,能清晰地看到水流冲击礁石后形成的漩涡,那巨大的吸力仿佛要将一切风卷残云,让人不禁屏住呼吸,紧紧抓住船上的栏杆,生怕被这大自然的力量所吞噬。
其实,游船离瀑布直冲而下的点位还是有点距离的,只是感官上好像觉得小船时刻可能被猛烈的水流颠覆掉。当游船缓缓驶离瀑布区时,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回望着那昼夜奔腾不息的莱茵瀑布,心中满是留恋和不舍。
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从最初的漫步林荫道,到岸边不同角度的观赏,再到游船从平稳到惊险刺激的体验,莱茵瀑布给我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它的悠久历史、独特魅力,都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也让我对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深的认识。
观赏莱茵瀑布的乐趣也许在于,它不是被动式的冷眼旁观,而是沉浸式的搏浪体验。与其羡慕飞流直下的磅礴,不如让自己也成为这磅礴力量中的一分子。
钱江湾
省级金融机构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