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堪比硫酸,还有毒!医生提醒:遇到这种虫子千万别用手拍

2025-06-11 05:22 浙江宁波

“当时就感觉手臂上爬了只小虫,顺手掐死了,根本没当回事。”6月8日,躺在病床上的王先生回想起事发经过仍懊悔不已。一次看似平常的虫咬,直接导致王先生下体严重溃烂并继发泌尿道感染。

图为医护团队查房。

王先生说,7日晚上,他在家中休息时,手臂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触感,低头时发现一只小虫正缓慢爬行。出于本能,36岁的王先生随手将虫子掐死,甚至没顾得上洗手,上厕所时触碰泌尿相关部位。

谁能想到,这一系列看似平常的举动,竟成为噩梦的开端。仅数小时后,剧烈灼痛从下体蔓延开来——局部皮肤迅速红肿,形成触目惊心的条索状红斑,中央甚至出现脓性渗出。伴随而来的尿频、尿急等症状更让他彻夜难眠。

次日清晨,惊慌失措的王先生赶紧来到鄞州区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求助。接诊的秦祥成副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察觉到这并非普通的泌尿道感染。

图为隐翅虫(图片来源网络)。

“难道是隐翅虫毒液接触?”根据患者症状,结合虫咬史,秦祥成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猜测。随后,他向王先生展示了隐翅虫的图片,并得到患者确认。秦祥成赶紧联系皮肤科会诊,最终确定王先生是隐翅虫皮炎合并泌尿道感染。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隐翅虫多数细长、体小,形似大蚂蚁,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达3.5厘米,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因成虫翅不可见而得名,又称“影子虫”。

小小隐翅虫为何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在发生季节,隐翅虫会受到灯光的引诱进入室内。一般情况下,隐翅虫不咬人。可是,体内却藏着“致命武器”——强酸性的隐翅虫素。一旦虫子被拍打或压碎,这些毒液就会释放出来,接触皮肤后,迅速引发隐翅虫皮炎。

患者皮肤上会出现红肿、灼痛,还可能长出水疱、溃烂,形成条索状或点片状的伤痕。更危险的是,毒液一旦沾染手部,再接触眼睛、生殖器等黏膜部位,就会引发严重炎症。

目前,经过局部清创、抗过敏及抗感染等一系列精心治疗,王先生的症状已明显缓解。

据了解,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鄞州区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六病区高文波主任提醒,在户外作业或夜间开窗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不要用手拍打、揉搓。

一旦接触隐翅虫,要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彻底冲洗接触部位,减少毒液的吸收。要是不小心让毒液沾染皮肤,切记不要抓挠、揉搓,避免加重损伤,更不要用热水烫洗或酒精擦拭。

“隐翅虫皮炎的严重程度往往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高文波说,若出现皮肤灼痛、水疱或黏膜红肿等症状,务必携带虫体标本(可用胶带粘取)尽早就医,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和处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