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枇杷竟让68岁大爷住进医院?医生:几个常见误区要避免

2025-06-11 05:21 浙江宁波

现在正是枇杷季,作为当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枇杷不仅鲜甜美味,还具有化痰止咳,清胃热、降胃气等效果。枇杷固然好吃,但光滑的果核也暗藏隐患,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严重后果,68岁的王大爷就因为一枚小小的果核动了手术。

“我就吃了一颗呢,连个味道都没尝出来,就来这里报到了。”10日,仍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的68岁的王大爷无奈地说。

就在前两天,王大爷与家人分享刚买的鲜甜枇杷,谈笑间习惯性地将整颗枇杷丢入口中咀嚼,一不小心一枚枇杷核瞬间滑入气管,“当时就觉得喉咙猛地一堵,不停咳嗽,脸都憋红了。后来,气都上不来了。”

眼见情况不对,家人赶紧把王大爷送到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枇杷核卡在王大爷的气管下端至右主支气管口。他的呼吸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医生必须尽快将异物取出,避免其长时间阻塞管腔引起感染、肺炎甚至窒息的风险。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仕波告诉记者,由于枇杷核表面光滑,常用的异物钳很容易滑脱,还有可能损伤气道黏膜。

“我们迅速启动内镜下气道异物取出手术,置入网篮装置,选择气道某个合适部位的应力支撑,缓慢地把枇杷核兜入网篮中,枇杷核被成功取出。目前,王大爷已经顺利转到普通病房,即将出院。”吴仕波说,每年琵琶季,医院都会接到像王大爷这样的病例。

图为医生给患者进行手术。吴仕波表示,在应季水果中,常见的有枇杷、杨梅、荔枝等,这类水果的果核比较圆滑,患者常常在不经意间吞下。有部分患者因异物体积较小、吞咽时未留心等原因,吞入异物后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不断咳嗽、反复出现肺炎,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办?目前,民间较为常见的有喝醋、扣喉、使劲咳嗽、上下蹦跳等处理方法。吴仕波提醒,这些方式都不可取,可能导致异物越陷越深,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当气管异物卡住时,应该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于患者身后,前脚插入患者两腿间呈弓步,让患者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一手握拳对准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环绕患者腰部,向上向内急速冲击腹部。他表示还可利用椅背、桌脚等自主冲击腹部,并且拨打急救电话。

为避免类似惊魂事件重演,吴仕波给出关键建议:

去核优先:食用枇杷时,尤其是给老人和儿童,务必先将果核去除,只食用果肉。

专注细嚼:进食时务必专心,细嚼慢咽,充分咀嚼果肉,避免边吃边说笑、打闹或奔跑。

切忌囫囵:绝对禁止将整颗带核枇杷直接丢入口中吸吮或囫囵吞咽。

警惕呛咳:一旦进食时突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绀,高度怀疑异物卡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