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走向希望,从黑暗走向光明,我是曹保印。
我们知道,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包括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等,其中拘留、逮捕是羁押措施,取保候审、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非羁押措施。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就是从拘留、逮捕的羁押措施申请变更为取保候审、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非羁押措施。实践中,申请监视居住的情况很少,主要是申请取保候审。从羁押中解放出来,变更为取保候审,嫌疑人就基本恢复了人身自由,对于其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如能成功申请到取保候审,就意味着后面的刑事处罚会比较轻,判处缓刑的可能性很大。
申请取保候审,有几个关键节点,当事人或其家属必须要知道。掌握了这些关键节点,就能做到心不慌、事不乱,冷静沉着,步步为营,确保成功。在这里面,先需要知道三个时间节点。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第一个时间节点:拘留之初。在获知嫌疑人被拘留后,家属应当尽快委托辩护律师,向侦查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第二个时间节点:侦查机关申请逮捕之前。法定刑事拘留期限最长37天,侦查机关一般在第3天、第7天、第30天的时候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要赶在这个时间内向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第三个时间节点:如果侦查机关已经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申请的期限是7天,要赶在这个时间内向检察院申请不予逮捕。申请不予批捕如果获准,侦查机关必须立即放人,嫌疑人即使不能完全恢复自由,也是当然改为取保候审。
如果申请不予逮捕不成,检察院批捕了,此后仍然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
检察院批准逮捕的理由包括: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存在社会危险性。逮捕后申请取保候审,要围绕这三条进行论证。论证在逮捕后,证据发生变化,有新的证据证明嫌疑人可能无罪;论证嫌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比如家属进行了充分赔偿,获得了被害人谅解;嫌疑人已经悔罪,不存在社会危险性。
逮捕后申请取保候审,还有几个客观理由可用,这些理由也需要知道。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律师拍摄)
理由一: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如果患有艾滋病、新冠等传染病,虽然不很严重,不致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看守所一般就不会接收,也只能取保候审了。
理由二:嫌疑人是正在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此外,在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如果被告人已经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也是申请取保候审的有力理由,一般可能获准。但是,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必须要确保律师在场,必须要确保已经与司法机关做了有力的辩诉交易,必须要确保确实有罪、确实当罚,并且必须要确保自愿、确保知道签署后的法律风险,比如上诉可能加刑等。这些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就不能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否则就可能会在签署之后,被投入法律的陷阱。
国咨律所,给百姓说法。本期节目由国咨律所实习律师张学军撰稿。
我是北京国咨律所首席顾问曹保印,如果您想咨询法律问题,请给我留言。
(本文根据北京元法堂、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案件代理系列】视频整理)
国咨说法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