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清晨,咸祥镇虹祥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紫红色的东魁杨梅挂满枝头,在晨光的映照下,圆润饱满的果实泛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腰挎竹篮,穿梭在杨梅树间,小心翼翼地将熟透的杨梅采摘下来。“这些杨梅可金贵着呢,每一颗都要轻拿轻放。”一位工人笑着对记者说,竹篮里的杨梅堆成了小山,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
图为工人采摘东魁杨梅。
“端午前吃上本地产的东魁杨梅,这是我们合作社给消费者带来的节前福利!”上午9时,虹祥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钱亚开始今天的第二场的直播,第一场从早上6时开始,7时结束。手机前,她一边介绍演示自家杨梅口感和果汁丰富的特点,一边解答网友的提问,吸引了20多名网友围观购买。
图为钱亚直播介绍地产东魁杨梅。
据了解,虹祥水果专业合作社种了500多亩的杨梅,其中大棚42个,包括东魁和荸荠两个品种。“我们基地2016年开始搞大棚,主要用来种植东魁杨梅,投资580多万元,是鄞州区第一个实现远程监控的智慧杨梅大棚,也是鄞州杨梅最早上市的种植基地。”钱亚一脸自豪地说,“大棚专业名称叫高复防雨棚,加上水肥一体化浇灌,不仅可防风防雨,还节省了人工成本,也让果品和产量得到保证。”
图为大棚东魁杨梅。
钱亚指着高高的大棚介绍道,虽然前期投入不菲,但对棚内温湿度进行调控,一改传统种植中管理粗放、易受天气影响等不利因素,起到延长杨梅生长期、控产提质、病虫害防控作用,品质和亩均效益也能逐步提高。“通过设施栽培,我们能够做到每棵杨梅树的精准管理,每棵产量保持200-300斤,棚里的杨梅还能够提前上市,比露天栽培提前了20多天。”钱亚说。
图为大棚东魁杨梅。
“往年我们主要通过线下销售,今年开始尝试线上直播销售。”钱亚告诉记者,为了让全国的消费者尝到新鲜杨梅,今年合作社升级冷链标准,增加了3台抽真空机器,采用最高标准备的冷链包装,可向全国70%的城市发货。“最高标准是泡沫精密度,2个生物冰袋、礼盒包装,还有我们绿色无公害标签。”钱亚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演示冷链包装,“大棚东魁杨梅我们零售价每斤150元,目前销售情况比较乐观。”
图为现摘的东魁杨梅。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区杨梅种植面积达7500亩,主要分布在咸祥、横溪和东钱湖,露天栽培东魁杨梅的成熟期通常在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如今,农户通过设施栽培,不仅提早了杨梅的上市时间,还提升了杨梅的品质和产量,对消费者和种植户都是极佳的措施。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