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当南京的雷达遇见成都的战机:现代战争背后的城市产业哲学

    2025-05-28 07:49 四川成都

    城市头条/蓉&宁

    没有不被水流过的土地

    没有不被商业塑造的城

    【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公园中的“航空报国”/来自网络】


    吾球商业地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有蓉宁!

    采写+主编/王千马;

    图片/王千马+网络;

    编制/大腰精+牛儿响叮当+哟嚯

    1964年,当南京772厂的半导体车间整体搬迁至成都,与当地776厂合并组建了我国首个半导体专业工厂——970厂(亚光电工厂);与此同时,原南京晨光机器厂部分项目从南京迁至重庆华蓥山,成为重庆晨光机器厂(167厂)的一部分‌,后于2000年迁至成都龙泉驿,是为成都陵川工业……大家肯定想不到,这朵来自南京和成都的两生花,会在数十年后的印巴战场上,结出一个奇异果:


    巴基斯坦在空战中使用的歼-10CE战斗机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研制,而击落对家印度所列装的法国阵风的霹雳-15E导弹,残骸一经披露,很多南京人便惊奇地发现,它不就是来自家门口的55所吗?PL-15E导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核心部件,所使用的Ku波段TR组件,正是由南京55所研发。

    【低调存在,却诞生硬核力量|来自网络】


    南京不仅有55所,还有14所、28所,它们都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研究所。资料还显示:歼-10CE搭载了国产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由南京14所研发;让巴军首次具备远程警戒能力的YLC -2远程警戒雷达,可探测500公里外目标,由南京14所研发;巴军引进的ZDK -03型预警机,具有测高能力等后发优势,而这些雷达技术,也出自南京14所。


    不得不说,这些年来,由于成都的网红效应,让很多人对成都有了新的认知,其中就包括以成飞为首的军工企业。如果不是这次印巴战争,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才是中国军工企业的“一极”,甚至就连成都军工企业的发展,都和南京的支援息息相关。


    这就让人对南京另眼相看了。要知道,也就在前不久,因为杭州诞生了“六小龙”,南京就被很多人讥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拿不出过硬的本领,在江苏却只能做徽京。但总有知道它的人,所以网上也有人为南京抱不平,说有一座省会城市,明明实力强大,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竞争中显得有些“委屈”。但南京不哭。

    01

    我是在同行刘纯老师的公号文章《印巴空战的结果,竟然是炸出了南京这座“军工大城”》中,进一步加深对南京这座城市的了解的。此前我更多的是关注它的民生产业。关注多了,不免觉得可惜,南京不是没钱,但在富人堆里,就是显不出来。


    比如玩传统,在机械行业这一块,它比不上无锡。截至2023年末,无锡规模以上机械企业4028家,产值突破1.2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9%。在2024年发布的中国机械500强榜单中,无锡共有29家企业入围,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南京有《扬子晚报》,但叫扬子江船业的,则是属于无锡的江阴;玩建筑,它比不上南通。南通也是全国首个建筑业总产值破万亿元的地级市。


    传统竞争很难,不如换个方向。比如新能源造车。有着南汽这样大厂的南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到最后,知豆倒了,拜腾也拜拜了。从市中心新街口出发,向东北方驱车40多公里,便是声名赫赫的拜腾汽车厂区。但是今天的这个厂区,野草已能没马蹄。相比起来,周边药品制剂基地、新材料工厂的建设,倒是一起热气腾腾的景象。

    【《中国经营报》眼中的拜腾/来自网络】


    相应的,在新能源产业这块,不用说,常州比南京更像是产业新星。


    这些年来,南京也不是没努力,比如它想发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想把自己打造成中国软件第一城,这个愿想是好的,但问题是,南京的信息产业显然不如杭州来得有名。前者以软件外包和传统信息服务为主,缺乏头部“链主企业”,人才外流现象明显‌,能进入软件企业百强榜的知名软件大企业只有3家:南京南瑞、国电南自、南京联创(2019年进入过)。相反,依托人工智能和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如深度求索、宇树科技),形成创新生态的杭州,虽然没有南京力大量多,但目前能进入软件企业百强榜的知名软件大企业则有10家:阿里巴巴、网易游戏、恒生电子、新华三、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浙大网新、中控科技、杭州和利时自动化、银江股份。而在2024年年底,杭州市更是印发《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万亿级产业新赛道。


    和南京形成竞争关系的,遑论还有与其并列江苏“双子星”的苏州,其目前已拥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截至2023年底,该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500亿元,正向着万亿目标全力冲刺;还有江浙沪的中心上海,不说它的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高达80.8%,更是让人望尘莫及。除了金融、信息服务业贡献显著之外,上海还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上也表现出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标兵渐远、追兵渐近。”1月11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市政协开幕会上坦承南京争先进位的压力。显然,今天的南京是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困境的。


    幸运的是,面对今天的问题,南京并没有遮遮掩掩,你很难想象,在江苏相当于网上“机关报”的“交汇点”客户端曾连发三篇专稿文章,三问南京的新兴产业为何落后杭州,题目分别是“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这让老媒体人胡锡进都震惊了,因为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媒体肯定知道,当地的党报习惯上是唱赞歌的。现在这样挑刺,说明南京也开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老胡对南京三问的解读/来自网络】


    更重要的是,在一片揶揄之中,南京也没放弃自己的追求。今年3月南京举行的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周红波还说:“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南京必须扛起的省会担当。”履新半年多来,他多次强调南京要扛起省会担当,勇挑重担。


    这种自我要求还是挺让人看到希望的。更何况,印巴战争让大家发现,南京其实是能扛起这个担当的。

    02

    有时不免觉得奇怪,南京咋个就成了国家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妨到南京晨光厂走一走。它的旧址,曾有个名字,叫金陵机器制造局(后称金陵兵工厂)!


    它的出现自然跟晚清政府为自强图存,推行洋务运动有关。1865年,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在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西天寺旧址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仿制西方枪炮,以应对内忧外患。某种意义,这也是南京军工的肇始,距今正好160周年。1866年,金陵机器制造局进行了更名,为金陵制造局,简称“宁局”。在这一年里,该局不断扩建,增设了机器正厂、左厂、右厂以及炎铜厂、卷铜厂等多间厂房,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兵工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近代四大兵工企业之一。


    也有很大问题。工厂初期依赖英国工程师马格里(Halliday Macartney),但1875年其督造的大炮在试射时炸膛,暴露技术缺陷和管理问题,遂被撤职。此后工厂逐步转向本土技术力量。除了制造前膛炮、后膛炮,它还制造步枪、弹药及水雷。这其中就包括击针式后装单发枪——林明登步枪。系仿美国林明登边针后膛枪制造。现在这个牌子更多被翻译作“雷明顿”(Remington)。只是此时的工厂技术依赖进口,产品质量不稳定,管理存在腐败,但仍是晚清南方最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到了1928年,国民政府将其与上海、汉阳等兵工厂合并,隶属兵工署,引入德国技术,生产“中正式”步枪、马克沁机枪等。1931年,工厂对"沪式"82毫米迫击炮进行改良,以法国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为蓝本,量产迫击炮,史称:“20式82毫米迫击炮”。从此奠定了该工厂在中国迫击炮生产的地位。

    【晚清末年,金陵制造局里的兵勇们练习开炮/来自网络】


    我在写《大国出行》一书时,进一步注意到了这座工厂的存在。因为位于今天重庆的长安汽车,就跟它息息相关。1937年南京沦陷前,工厂紧急西迁至重庆簸箕石和南岸铜元局,更名为第21兵工厂,成为抗战时期最大兵工基地。根据来自长安工业的历史记录显示,抗日战争期间,21兵工厂共生产:马克沁重机枪18068挺、捷克式轻机枪10151挺、中正式步枪86500支、汉式步枪206864支、82迫击炮7611门,以及大量其它武器。二战结束后,金陵兵工厂回迁南京,但留下的21兵工厂在1951年更名为长安机器厂。1957年,该厂开始尝试制造长江牌46型吉普车,并在1958年成功试制出样车,甚至参加了195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它的技术资料后来被转交至中国北京汽车制造厂,从而诞生了后来的北京吉普。到了1994年,长安机器厂与江陵厂合并,共同成立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回迁的金陵兵工厂,倒是守住了自己的血统。它先是被更名为第60兵工厂。工厂的主要产品也发生了变化,步枪、冲锋枪、手榴弹、迫击炮炮弹等武器成为了新的生产方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相继变身军械总厂、军械工厂,随着长治三〇七厂(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的并入,更名国营三〇七厂,后改称国营晨光机械厂,亦即日后的南京晨光机器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由中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综合装备制造企业。


    还有其它利好。作为民国的首都,南京还拥有一定的电子工业基础(如民国资源委员会下属的无线电企业),集中了诸多高校(如中央大学,后拆分出东南大学等),可为军工研究提供数学、物理、无线电等专业人才支持。也就在南京,除了南航之外,还有个不太起眼的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是由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的,在火炮研制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 “兵器技术人才摇篮”。在先进武器装备研发、弹药技术创新、炸药技术突破等方面都有诸多成就。历经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最终正式定名。

    【为国铸利器。南理工正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来自网络】


    这也让南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了特殊时期上海军工企业战略转移(防止打仗,所以从沿海到内陆),以及苏联援助工业的建设之地。1950年代中苏合作期间,苏联援华的雷达技术项目(如π-3雷达仿制)需要配套科研基地,南京因其地理和基础设施条件被选中。而14所,也正是从上海迁址而来。当然,它们选择南京,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南京地处华东,便于与周边空军基地(如芜湖、徐州)协同开展雷达调试和防空网络建设。到今天,长三角的制造业优势更放大了南京的优势,可形成“研发在南京、配套在苏南”的协作模式。


    这也让南京军工力量突飞猛进,同时也将成绩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14所于1953年仿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国产雷达——314甲型中程警戒雷达,奠定了中国雷达工业的基础。最终,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雷达技术的“摇篮”,并参与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隐形战机等重大工程的电子系统研发。此外,28所在信息化指挥系统方面、55所在氮化镓芯片领域等,都走在前列,进而推动中国军工在雷达、电子对抗、芯片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并支撑起了歼-10CE等战机的核心技术。


    而在航天与船舶等领域,南京除了专注航天装备的航天晨光之外,还有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4所)。和它同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宁的正厅级子公司还有两家,分别是中船鹏力(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不得不说,正是这些大家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公司,构成了南京“硬核创新”的重要内容。它让南京有了更多产业发展(比如军转民)的想象空间——如晨光集团从航天配套转向民用领域,开发金属软管、艺术雕塑等产品,成为军民融合标杆;而14所、28所、55所(微波器件)形成电子战产业链,技术外溢至民用通信、智慧城市等领域。


    更让南京成为了维护祖国安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03

    这个世界,却不同南京那样的简称:宁,相反,逐渐陷入丛林法则。中美贸易战,鹅乌相杀,还有今天自不量力却想浑水摸鱼的三哥,对老对手巴基斯坦的开火……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逐渐进入现代化治理的今天,还出现这样兵刃相见的局面,显然是打脸的。其次,我们也得意识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和平得靠实力来争取。但是,今天的实力,显然不是过去的刀对刀枪对枪,打的则是一个综合的能力。


    毫无疑问,印度的阵风在印巴战场上被击落,不能说歼10CE就一定被阵风强,但“歼10CE+预警雷达+PL-15E空空导弹”的战斗“组合”一定是神级存在。据网友们推演,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体系,是通过地面雷达基站发现阵风战机的位置,预判数据传输给歼10CE,使歼10CE可以在印军阵风战机的雷达探测距离之外,向敌机方位发射PL15导弹,PL-15在飞行过程中,依靠导弹内置雷达、传感器锁定敌机,进行二次加速击落敌机。换句话说,正是这个战斗组合相互协调、配合,让今天还是“万国造”的印度军事,看上去很国宝化,结果是活宝化。


    有印度人觉得这样“胜之不武”,但他们应该认识到,早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人取胜也不独独靠导弹洗地的能力,而更多的是靠卫星“定位”的能力。正是得益于美国GPS系统卫星的发射,海湾战争中,伊军伤亡超10万,而美军阵亡仅146人。精确制导的导弹,可以准确钻入前一枚炸出的缺口。 所以,一篇文章说,尚未成熟的定位系统,主宰了战争,也摇动着世界的天平。


    也就在南京理工大学正式定名的1993年,中国货轮银河号,遭美方质疑运有违禁化学品。美方关闭了所在海域GPS信号,货轮无奈在印度洋上漂流了33天。 第二年,中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


    某种意义上,中国军工的建设,就像今天的芯片和光刻机一样,有很多是被逼出来的。南京军工的发展,也是被逼出来的。但是,不是谁逼一逼就能逼出来。中国人天生的智慧,和勇气,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从来不选择逃避。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巨大腹地的中国,不仅在资源与能源保障、隐蔽研发与试验、人口与人才储备及地理多样性助力多样化测试上有着巨大优势,在产业链上更拥有巨大的完整性与韧性。比如腹地支持从原材料开采到高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减少对沿海港口或国际供应链的依赖。即使沿海被封锁,内陆仍能维持军工生产,确保持续作战能力。


    这也是中国既需要南京,也需要成都的原因。也是当年南京之所以尽力支援成都发展军工建设的原因。


    得益于中国军工产业的布局,和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无私支持,让成都在冷战背景下,依托地理屏障(盆地地形)和交通枢纽地位,以及与绵阳及德阳所形成的“铁三角”,一跃而成核工业、航空等关键领域的战略腹地。这期间,除了970厂的成立奠定了成都电子军工的基础,401厂(原国营星光电工总厂)等企业从成都双流迁至龙泉,整合为航天燎原星光电子厂,成为导弹和航天电子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也让成都在依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大电子工业基地(北京、成都、南京、西安)优势上,进一步发展出以中国电科10所、29所为核心的军工电子集群。氮化镓芯片、相控阵雷达等技术的突破,支撑了战机雷达系统和导弹制导能力。

    与此同时,1958年,成飞前身 “国营132厂” 作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落户成都黄田坝,历经三年建设于1964年正式投产,首架歼5甲飞机同年首飞,拉开了中国自主研制战斗机的序幕。从测绘仿制到改型试制,从歼教5首飞成功到1979年开启外贸出口,再到 1998年组建集团公司,成飞始终是中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核心力量。其研发的歼-10系列战机、与巴基斯坦合作的“枭龙”战斗机(JF-17)等产品,标志着成都从零部件代工向整机研制的跨越。2010年代,成飞参与歼-20隐身战机的研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地位。

    【外省来四川学习考察,成飞之行是必不可少的/来自网络】


    对成都军工还有巨大“进补”的是,重庆直辖后,167厂由重庆整体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镇,更名为“成都陵川机械厂”。后来,企业改制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直属大型二类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石油机具、非标设备和工模具设计制造。此后2007年,814厂从乐山市金口河区迁至成都市温江区‌‌。该厂曾是专门为国家核工业贡献力量的重要基地。这也让其所在的金口河部分区域,外人无法轻易靠近。该厂在1987年停止了武器级高浓缩铀的生产,转而向海军动力堆、研究反应堆和核电提供低浓缩铀‌。目前,814厂仍在生产中,并且已经更名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中核集团下属的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


    身为战略腹地,今天的成都已形成“一核(双流航空经济区)、一极(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多点(配套产业园)”的布局,覆盖从钛合金零部件(爱乐达)、精密加工(通宇航空)到整机组装(成飞)的全链条,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除了成飞在国际市场上招人眼球,成都国防科博会集中展示机械狗、反无人机系统等自主技术,在展示成都实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西部军工生态链”建设。可以说,和南京遥相呼应。


    在《城市战争:国运、时代以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国区域沉浮》一书中,我曾把杭、蓉放在了一起来书写,毕竟都有着相似的纬度,相似的发展路径,但今天看来,南京和成都更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更像是中国腰部“扁担”的两头。它们同样挑起了中国的东西,坚挺了中国的腰背。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有蓉宁!

    备 注

    以上文章内容均来自公开材料,

    非公开的内容,一律不刊发。


    - THE END -

    吾球商业地理

    见城市生长和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