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宁波市“菜篮子安全守护”工作推进会在我区举行,来自浙江省、宁波市及全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全市大型农批、农贸市场与餐饮配送企业、生鲜店总部的主要负责人来到横溪菜市场,了解农贸市场“四改融合”、市民生实事项目“菜篮子安全守护”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及相关运营情况。
图为观摩会现场。
作为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横溪菜市场的周边社区环绕,客流量大。为更好地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菜市场的农残检测室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用于果蔬农残检测,给食品安全装上了“电子显微镜”,其检测灵敏度较传统方法提升百倍,能在10分钟内完成对克百威、灭蝇胺等新型农残的精准识别;而“小型化快检质谱仪”的引入,则实现了“实验室级检测”的现场化突破,单次检测可覆盖300余种化学危害因子,检测效率较传统色谱法提升80%。
图为横溪菜市场农残检测室运用新技术进行检测。
目前,菜市场的规范快检室已具备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等8个常规项目和胶体金法项目的检测能力,可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预警筛查。同时,快检室还为农乡集市和市场周边生鲜店铺提供检测服务,每天快检食用农产品约30批次,并对检测结果实行台账记录与电子显示屏统一公示。
“老顾客都知道的,我们这里现在特别严格,安全有保障,吃得也放心。”经营户周幼君告诉记者,随着菜市场的相关检测标准越来越高,大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图为观摩会现场。
观摩会现场,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横溪菜市场的特色品牌——横溪镇共富市集,该市集由自产自销经营区和农乡集市组成,占地近1000平方米,承担着帮助当地农户拓展销路的功能,旺季时日均进场设摊人数超200人。“进场农户往往人员分散、流动性大,为确保场内销售农产品可追溯,我们对农户建立了严格的资质审核备案及交易登记台账制度,通过发放自产自销专用卡,让农户身份、农产品交易等信息有据可查。”横溪菜市场场长俞德勇告诉记者。
当天,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还与宁波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加快推进“菜篮子安全守护”行动,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构建覆盖“检测-预警-防控-治理”的全链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宁波经验”。
“‘篮子安全守护’行动是对我市‘甬有食安’民生实事项目的再拓面、再深化、再提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采取‘企业投建+政府’等方式建设规范快检室,提升食品快检的靶向性与准确率,构建完善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和传导闭环管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徐科杰介绍。
新闻多一点
四改融合:指融合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风险治理一件事、农贸市场一类事、快检一件事四项改革事项。
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一种基于纳米材料与荧光标记相结合的高效检测方法,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技术通过将量子点(一种半导体纳米材料)包埋于核壳结构微球中,利用其独特的荧光特性(如宽激发光谱、窄发射光谱、高亮度及抗光漂白性),结合抗体或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实现对食品中危害物的快速、灵敏检测。
小型化快检质谱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基于质谱仪,具有定性定量准确、一次进样同时检测多种目标物、可检测绝大多数食品安全化学危害因子等优点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