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仰 忠
我岳父只读过初小,但在旧社会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他生前善于用朴素的辩证法观察生活,言谈中常有一分为二的智慧。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我等受益匪浅。
岳父说:“量大发财、量小无财、和气生财、生气破财”。
他解释这个“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意场上的气量,说那些善经营、舍花钱、人脉广、朋友多的人,才有可能做大做强生意。而量小者,一毛不拔,虽然节约开支,但机遇少、平平过,很难发财。
二是指做人的气量,要宽以待人,老实做事,有时让人家讲几句,天又塌不下来。因此宽宏大量者往往是不与他人争长短,和气才会生财。而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人,对待别人的批评意见,常常怨恨在心闷闷不乐,不但生不了财,还会气出病来,要去医院就诊花钱,这岂不是破了财吗?
杭州的一位朋友,听了之后连声说好、好。他还在笔记本上记录我岳父讲的这些话。
而我对量的大小与发财的关联性不持异议,但对“和为贵”的经营观点更加赞同。俗话说得好“凡事三思无后悔、气能一忍终无忧”,古年话也说:“忍气忍钿财” 不无道哩。心平才能和气,和气促成合作,合作才能共赢,因此“和气生财”是古今市场经济交往的黄金法则。
岳父说:“老公似船,承载希望;老婆似舵,把握方向”。
我岳父常把夫妻之间比喻为船与舵的关系,他说:“老公是只‘船’,老婆是‘掌舵’,只要夫妻和谐,同心协力,定能家和事兴,从而行船驶向幸福的彼岸。否则老婆不行正事,掌舵迷失方向,那么老公的船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是的,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黙黙付出的女人。老婆是贤内助,内当家,因此“怕老婆”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恰恰说明丈夫尊重与包容妻子,妻子才会更加关爱与支持丈夫。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就是这个道理。
岳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前对子女教育甚严。在计划经济年代,他和岳母同舟共济、缩衣节食,培养子女学有一技之长。其女儿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三个儿子有的进工厂、有的学驾营运、有的学艺油漆,均已成家立业,这是严父慈母共航关爱之船的结果。
岳父说:“无志不立,有志不在年高”。
他告诫子女做人要有志气,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没有志气,活着也是虚度光阴。
我非常赞赏岳父这一正能量的说法,只要志存高远,付之行动,才有实现梦想成真的可能。
岳父曾对我们说:有志但不立的,也不要紧,但必须要树立起“捡垃圾也要比别人多捡一点”的思想,不然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去干,必将一事无成。
他还举例说:打工者的工资有高低,有的人50元一天(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他做一天息一天,有的人只有40元一天,而他坚持天天做工,结果前者一个月收入仅七百多元,后者却能收入一千两百多元。
我岳父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想当年我在远离县城的偏僻山区工作,他家在商量决定女儿的婚事时,岳父乐观开朗地表明态度,说:“双方相距百里路算什么远?一个月休息四天至少还能相会一次,比起那些当兵的不知要好了多少倍,要相信总有一天会调动工作团聚的。”正是他的这份开明,促成了我俩喜结美好姻缘。
转眼间,岳父离世已有二十多年,往事如烟,渐行渐远,但他生前说过的那些人生哲理良言,以及他克己奉公的品格和言行一致的作风,始终是我们继承的最珍贵精神遗产。
仰忠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